中秋月

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阴。

求满直须当夜半,要明仍候到天心。

无云照处情非浅,不睡观时意更深。

徒爱古人诗句好,何堪千里共如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每年的中秋夜晚,十个中秋有九个是阴天。
想要月圆,必须等到半夜,要想明亮,还需等待天心显现。
没有云彩遮挡的地方,情感更加深厚,深夜静观,思绪更深远。
只欣赏古人的优美诗句,怎忍心与千里之外的亲人共赏此刻的月色。

注释

一年一度:一年一次。
十度中秋:经历过十个中秋节。
九度阴:其中有九次是阴天。
直须:必须。
夜半:半夜子时。
要明:期待月光明亮。
天心:月亮中心,这里指明亮的月光。
无云照处:没有云彩遮挡的地方。
情非浅:情感深厚。
不睡观时:深夜未眠,静静观察。
意更深:思绪更加深沉。
古人诗句:古代诗人的佳句。
何堪:怎能忍受。
千里共:与千里之外的人共享。
如今:现在的时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中秋月》,以中秋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期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一年一度中秋夜”,点出每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而接下来的“十度中秋九度阴”则暗示了诗人度过许多个阴雨中秋,未能见到明亮的圆月,流露出淡淡的遗憾。

“求满直须当夜半,要明仍候到天心”两句,诗人强调只有在夜半时分,月亮才可能最圆满,而要看到明亮的月光,还需等待天心(天空中央),寓意着对圆满和光明的执着追求。

“无云照处情非浅,不睡观时意更深”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即使没有云彩遮挡,月光洒下的地方,他的情感也并不浅薄;深夜不眠,只为欣赏这轮明月,心情更加深沉。

最后两句“徒爱古人诗句好,何堪千里共如今”,诗人感叹虽然古代诗人的诗句优美,但与亲人千里相隔,无法共享此刻的明月,更显孤独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月夜的景象,寓言了人生的期待、追求和离愁,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为人吟

为人须是与人群,不与人群不尽人。

大舜与人焉有异,帝尧亲族亦推伦。

人心龃龉一身病,事体和谐四海春。

心在四支心是主,四支又复远于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为客吟(其三)

忽忆东吴为客日,当年意气乐从游。

登山未始等闲辍,饮酒何尝容易休。

万柄荷香经楚甸,一帆风软过扬州。

追思何异邯郸梦,瞬息光阴三十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为客吟(其二)

忽忆东朐为客日,壮心初见水云乡。

岛夷居处邻荒服,潮水来时杂海商。

卧看苍溟围大块,坐观红日出扶桑。

虚生虚死人何限,男子之称不易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为客吟(其一)

忽忆南秦为客日,洛阳东望隔秦川。

云山去此二千里,岁月于今十九年。

柳色得非新婀娜,江声应是旧潺湲。

衰躯设使能重往,畴昔情怀奈杳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