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白云话别(其四)

圣贤今古在吾人,敬义功深德自邻。

莫叹桃源仙迹杳,杖藜随处武陵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古今圣贤皆在我心中,尊敬道义的功夫深厚,品德自然与人亲近。
不必感叹桃花源的仙踪难觅,手拄藜杖,随时都能在武陵江边找到那份宁静。

注释

圣贤:指历史上有道德学问的人。
敬义:尊重和道义。
德:品德。
邻:亲近。
桃源:虚构的世外桃源。
仙迹:神仙或隐士的踪迹。
杳:渺茫,难以寻觅。
杖藜:手杖藜杖,古人常用的行走工具。
武陵津:武陵江边,这里代指桃花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镇孙创作的《夜过白云话别》之四。诗人在此通过对古圣贤和桃源仙迹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圣贤今古在吾人,敬义功深德自邻。" 这两句是对历史上的圣贤之人给予崇高评价,他们的品德和教诲历久弥新,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仿佛与我们同在,精神相通。

"莫叹桃源仙迹杳,杖藜随处武陵津。"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桃源是传说中的一个美丽的地方,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不问世事的生活状态。而“杖藜随处”意味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这里则以武陵津作为理想居所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圣贤与桃源仙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和美好友情的深切感怀。

收录诗词(8)

张镇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帘洞

岧峣仙境倚层丘,百尺泠泠瀑素流。

春长绿莎成绣幕,夜留新月作琼钩。

涧边云护千年韭,岩底凉生六月秋。

欲访安期何处觅,药炉丹灶且追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谢恩诗

当宁宵衣务得贤,草茅何足副详延。

天人要语垂清问,仁敬陈言上奏篇。

愧乏谋猷裨乙览,忽惊姓字首胪传。

乾坤大德知难报,誓秉孤忠铁石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御赐诗

圣主游心六艺文,先皇成宪自常遵。

天人亲屈九重问,岭海同归一视仁。

已忝胪传魁众俊,复叨燕衎逮微臣。

终身祗佩丁宁训,远到功名愿自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夜过白云话别(其三)

日乾夕惕自惺惺,切实工夫在性情。

千古相传真要法,圣贤元共此心灵。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