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头召寘石渠中,将析微言合异同。
灵寿不扶汉庭上,儒衣空立鲁门东。
谁云丞相知殷侑,漫费君王遣所忠。
犹觉暮年有遗恨,书成未及质文公。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属于古典诗歌中的绝句。全诗以深沉、内涵丰富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独到见解及个人情感。
"白头召寘石渠中,将析微言合异同。"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探讨古代智者之言的氛围。"白头"通常指年迈,"召寘"则是一位历史人物,以聪明著称;"石渠"意指古人讲学之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寻找智慧的愿望,并将不同的声音融会贯通。
"灵寿不扶汉庭上,儒衣空立鲁门东。"
这两句则转向对古代文化的追思和赞美。"灵寿"指的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道士,以长寿著称;"汉庭"代表了汉朝的政治中心;"儒衣"则是儒家学者的代名词,"鲁门"则与孔子有关。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精髓和圣贤之道的敬仰,以及对当下缺乏这种精神支柱的感慨。
"谁云丞相知殷侑,漫费君王遣所忠。"
这两句是对历史上一些忠诚谋士的怀念与评价。"丞相"指的是古代的宰相或重要辅政之臣;"殷侑"则是一位被后世赞誉的忠诚大臣。这两句诗人通过提及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忠诚和智慧的尊崇,以及对于当今缺乏此类人物的感叹。
"犹觉暮年有遗恨,书成未及质文公。"
这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个人情感流露。"暮年"指的是人生的晚年阶段;"遗恨"表示对过去某些事情或选择的后悔和留恋;"书成"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著作或心得;"质文公"则是一位历史上的文学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生命暮年时,对于自己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还未能完全实现其价值的遗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智者、文化圣贤以及忠诚大臣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智慧的尊崇,以及对于现实生活中缺乏这些美好品质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端平俱辱弓旌召,鹏鴳逍遥各不同。
笑我赭衣钳楚市,愧君白帽老辽东。
董迂因被公羊误,杜癖惟于左氏忠。
晚取诸家高束起,且看渠与意林公。
忆昔乘云觐帝傍,一时耸听凤鸣阳。
久无老子出幽谷,曾有谪仙流夜郎。
嘿似铜人姑勿论,忧能玉汝义何伤。
唾壶麈尾俱麾去,只挈随身古锦囊。
世间小家数,不瘦失之寒。
都未饱鲸脍,徒然烹虮肝。
于今无对垒,亘古有荒坛。
改窜无全句,明朝更取看。
吾年开八秩,形槁更心灰。
禅缚病居士,诗殃冻秀才。
无功上麟阁,有案在乌台。
攻苦三千首,谁曾著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