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尚书油烟墨

书生短灯檠,业苦孔之卓。

百巧出寒饿,轻煤收纸幄。

鱼胞杵万计,得此昆崙璞。

池沟终不变,良质信坚确。

摩挲等肘印,肝肾要彫琢。

是中自有乐,未许儿辈觉。

堂堂地官伯,胸次吞河岳。

隃糜优月给,拜次岂不数。

人生几两屐,迅景惊飞雹。

胡为事细碎,刻意追古朴。

得非游戏耳,一笑供掌握。

区区张与李,小道安足学。

何当献天子,毛楮仝甄擢。

增新汉文物,润色周礼乐。

天章贶词臣,宛彼云汉倬。

但恐醉常侍,狂登御床角。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书生在艰苦环境中追求学问的坚韧精神,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诗中以“书生短灯檠”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书生在昏暗灯光下刻苦读书的情景,体现了他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百巧出寒饿”,说明了书生们通过各种方法克服生活困苦,坚持学业。

接着,“轻煤收纸幄”、“鱼胞杵万计”、“得此昆仑璞”等句,生动展现了书生们在简陋条件下进行书法创作的过程,强调了他们对技艺的追求和对材料的精挑细选。通过“池沟终不变,良质信坚确”表达了书生们坚守品质、不畏艰难的决心。

“摩挲等肘印,肝肾要彫琢”则进一步描绘了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对细节的精心雕琢,以及他们对作品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是中自有乐,未许儿辈觉”,暗示了书生们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找到了内心的满足与快乐,这种快乐并非外人所能轻易理解。

接下来,“堂堂地官伯,胸次吞河岳”赞美了程尚书(即地官伯)的博大胸怀和深邃思想,将他比作能包容天地的巨人。而“隃糜优月给,拜次岂不数”则可能是在赞扬程尚书对书法艺术的支持与慷慨。

“人生几两屐,迅景惊飞雹”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时间。随后,“胡为事细碎,刻意追古朴”表达了对过于琐碎、追求形式而非内涵的行为的批评,强调了艺术创作应注重内在精神的表达。

“得非游戏耳,一笑供掌握”可能是在讽刺某些人对待艺术的态度过于轻浮,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应只是玩物,而应被严肃对待。最后,“区区张与李,小道安足学”表达了对某些次要技艺或学说的不屑,强调了对更高层次知识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书生们在艰苦环境下对学问和艺术的执着追求,也对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反思和批评,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性的洞察。

收录诗词(287)

王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陈抚巳送东坡韵

坡公守馀杭,饯客伤乍远。

人生贵知己,旅退其可忍。

陈三天下士,好德吾未见。

垂涎嗜熊掌,摆手谢关键。

观过斯知仁,如月蚀辄满。

闻风激庸懦,所恨我生晚。

形式: 古风

小儿难夫子辨

我行自并门,道出太行岭。

路傍古石人,髣髴类形影。

过客互传疑,是非竟谁请。

会逢田舍翁,荷杖雪垂领。

为问定何如,愚蒙庶几警。

云昔东家丘,历聘入吾境。

偶此值小儿,难诘豪且颖。

丘也不能对,驱车返天井。

邦人思其贤,想像刻顽矿。

始予骇其言,嗔赤发面颈。

夫子圣者欤,日月揭馀炳。

岂闻采樵斧,巧掩运斤郢。

翁徒老于年,此事能不省。

翁闻遽愀然,色厉声亦猛。

辙迹今尚存,事况传已永。

书生多大言,诡辩勿复骋。

信知端木赐,下释东野犷。

正如与蟪蛄,而语春秋景。

小姑嫁彭郎,举世莫能整。

嗟哉吾道穷,生死何不幸。

生而非其时,伐树迹屡屏。

亦尝撩虎须,白刃脱俄顷。

死为万世师,庙貌多土梗。

自非二仲月,门寮终岁静。

山魈与社鬼,香火未尝冷。

此事固不平,此心尝耿耿。

吾生赋拙直,浪许近骨鲠。

与物例多忤,所动坐愆眚。

愤世无奈何,空令气生瘿。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题张信道所藏李元素淮山清晓图

长淮宛转淮山麓,浩荡淮光酿山绿。

侧峰横岭巧连延,直自钟山彻浮玉。

晓来烟霭与风尘,面目参差未是真。

中宵沆瀣一濯洗,突兀了观清净身。

阳乌飞出扶桑路,却拂群阴披宿雾。

朝晖千丈卧长虹,曙色半岩横匹素。

须臾溪壑渐分明,怪底悬崖化赤城。

风传粥板僧定出,露湿野巢鹤梦惊。

玄晖旧笔绝俗韵,元素豪夺紫泥印。

秖今元素入穷泉,惜哉一代风流尽。

形式: 古风

题雪桥清晓图

山翁卧听溪风急,夜半筛珠落窗隙。

千岩浩荡失故态,万径荒寒灭人迹。

拿舟欲访戴安道,截岸层冰正堆积。

翩然清兴不可遏,侧望招提无咫尺。

摄衣便挈蛮童去,秃袖抱琴龟手漆。

长桥蜡屐拄枯藤,卓破横江玉龙脊。

粥鱼晨磬声未了,扣门唤起弥天释。

开轩对榻谁宾主,呵手续弦坐摇膝。

从来支许事幽寻,放意茶颠恣诗癖。

虎溪相送尚迟留,更待林梢挂苍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