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哀悼之情。首联“二纪中年废,清时晚岁收”,以时间的跨度对比,描述了逝者一生中的起伏与变化,从“废”到“收”,暗示了人生的起落与最终的归宿。颔联“如斯封马鬣,谩尔跨鳌头”,通过比喻,将逝者的一生比作封土与跨海,既形象又富含哲理,表达了对逝者人生轨迹的独特理解。颈联“雅度人何忤,虚名世浪仇”,则深入探讨了逝者的人格魅力与社会评价之间的矛盾,指出其高尚的品行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反遭误解与非议。尾联“论交思少日,文会饮榕楼”,回忆了逝者年轻时的友情与文化活动,以及共同的欢聚时光,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不仅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还深刻地反思了人生的价值、社会的评价以及友情的珍贵,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