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绕重山江抱城,隋家宫苑此分明。
居人不觉三吴恨,却笑关河又战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登北固山亭》,通过诗人的眼光,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历史变迁的深刻体会和对战争带来苦难的深切同情。
“海绕重山江抱城,隋家宫苑此分明。”开篇两句,诗人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北固山亭所处之地四周环绕着连绵的重山和江水,宛如护城河一般,而隋朝留下的宫苑遗迹在这里清晰可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摹,也暗示了历史的厚重。
“居人不觉三吴恨,卻笑关河又战争。”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居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却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对于过去那些因战乱而产生的痛苦和怨恨(即“三吴恨”)不再有所觉察。然而,诗人却无法忍受关河之间又将重演战争的悲剧,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以及对历史重演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交织,以及个人情感与大历史背景的张力,是一首蕴含深意、情感丰富的佳作。
不详
唐代诗人。自号清溪子。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诗》一卷。存词六首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刺翠沈沈。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
惊起草堂寒气晚,海阳潮水到床头。
曾识云仙至小时,芙蓉头上绾青丝。
当时惊觉高唐梦,唯有如今宋玉知。
陵阳夜会使君筵,解语花枝出眼前。
一从明月西沉海,不见嫦娥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