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桥

荆溪滔滔向东注,长桥束之川后怒。

英风飒爽白昼昏,此是孝侯斩蛟处。

客船逆上帆下樯,何如悬水溯吕梁。

百篙攒石双橹健,进退咫尺千丈强。

我来偶值冻雨作,且近孝侯祠下泊。

平生忠孝侯所知,世途更似风波恶。

形式: 古风

翻译

荆溪水流滚滚东流去,长桥横跨江面显威怒。
英气逼人白日也昏暗,这里曾是孝侯斩蛟之处。
逆流而上的客船扬帆,比不上吕梁瀑布的激流。
众多竹篙撑石,双橹强劲有力,进退之间差距巨大。
我来时正逢寒雨,暂且靠近孝侯祠停泊。
一生忠孝,是我对侯爷的敬仰,世间道路险恶如波涛汹涌。

注释

荆溪:河流名。
滔滔:水流不断。
束:约束,控制。
川:河流。
英风:英勇的风采。
飒爽:清爽、威武。
孝侯:古代有德行的诸侯。
斩蛟:斩杀蛟龙的神话故事。
客船:他人的船只。
悬水:高悬的瀑布。
溯:逆流而上。
吕梁:地名,可能指吕梁山或类似的地方。
百篙:众多的竹篙。
攒石:插入石头。
咫尺:极短的距离。
千丈强:相差极大。
冻雨:寒冷的雨水。
祠:祠堂。
平生:一生。
所知:所了解的事迹。
世途:世间道路。
风波恶:比喻世事艰难险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艺术夸张。

"荆溪滔滔向东注,长桥束之川后怒。"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荆溪河流湍急、势不可挡,与之相对的是一座长桥,它似乎在束缚着河水的力量,使得河水在其后的积蓄更显暴躁。

"英风飒爽白昼昏,此是孝侯斩蛟处。" 这两句描写了清新宜人的风景,时间则设定在白昼昏暗之际,这种氛围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并且点明了这是一位古代英雄斩杀怪兽的地方,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客船逆上帆下樯,何如悬水溯吕梁。" 这两句则描绘了行船在激流中的艰难与险峻,通过对比悬空峭壁的吕梁,形象地表达了船只面临的挑战。

"百篙攒石双橹健,进退咫尺千丈强。" 这两句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了船夫们在这险峻河流中奋力前行的情景,表现出他们对抗自然力量的英勇与坚韧。

"我来偶值冻雨作,且近孝侯祠下泊。" 这两句则转换了情境,诗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抵达这里,并恰逢寒冷的雨水,使得他选择在孝侯祠旁边停泊。

"平生忠孝侯所知,世途更似风波恶。"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上的忠诚与孝道人物的认识,同时也反映出了自己对于世态的看法,觉得世间的路途充满了风浪和险恶。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他对英雄事迹的赞美,以及对于周遭环境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草虫图

昨夜南山雷雨霁,蛰室初开百虫起。

草夭菜秀蒲柳长,生意森然随气使。

阴阳变态足纤巧,分得馀妍归画史。

野蜂采蜜花房里,官蛙瞠目莎池底。

纷纷蚱蜢肆跳梁,款款蜻蜓齐点水。

天牛穴桑奚其天,鬼蝶迷花聿如鬼。

血国三千亦有蚊,黍马十万宁非蚁。

蝎虎那能捋虎须,蜗牛谁堪执牛耳。

蜣螂转丸诚小巧,螳螂搏轮非勇士。

鸣蝉嘶热蟋蟀吟,一片繁声愁客子。

春风郊野岂不乐,篱落秋风又如此。

坡仙旧咏只八物,若见此图心更喜。

我摩老眼为题诗,晴日一窗蝇扑纸。

形式: 古风

送刘鍊师归

云中鸡犬随淮南,手攀桂树歌小山。

鸿宝秘书在玉枕,有高尚者还童颜。

卯金家世学仙子,半生游山磨屐齿。

懒耕白云种瑶草,南去持竿钓湘水。

天风环佩沧江东,鄱云溧雨分邻封。

浮丘洪崖未之见,拥肿鞅掌常相从。

拂衣浩然有归志,湘滨已卜诛茅地。

寸田尺宅可治生,骑鹤缠腰非易事。

不如且向金莲游,濯足万里黄河流。

上界神仙足官府,山中宰相轻公侯。

人生得意无南北,蝇利蜗名等鸡肋。

道人一粲据槁梧,世间万事槐安国。

形式: 古风

送存博教授回虎林

双鹤翩翩溧水阳,红尘不染素衣裳。

一归华表饮风露,一住沧洲谋稻粱。

湖海波涛多起伏,争食那能效鸡鹜。

戛然长唳楚天宽,有日相从逐鸿鹄。

形式: 古风

送李介甫赴官塘汤氏馆

东卢山下义门中,弘开讲席招蜀翁。

主人择客又择主,童蒙求我我求童。

俊杰识时审出处,道义结交全始终。

惟应上墓似庞老,便合移家随葛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