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鍊师归

云中鸡犬随淮南,手攀桂树歌小山。

鸿宝秘书在玉枕,有高尚者还童颜。

卯金家世学仙子,半生游山磨屐齿。

懒耕白云种瑶草,南去持竿钓湘水。

天风环佩沧江东,鄱云溧雨分邻封。

浮丘洪崖未之见,拥肿鞅掌常相从。

拂衣浩然有归志,湘滨已卜诛茅地。

寸田尺宅可治生,骑鹤缠腰非易事。

不如且向金莲游,濯足万里黄河流。

上界神仙足官府,山中宰相轻公侯。

人生得意无南北,蝇利蜗名等鸡肋。

道人一粲据槁梧,世间万事槐安国。

形式: 古风

翻译

云中的鸡犬跟随淮南迁徙,我攀桂树吟唱小山的诗篇。
秘藏的鸿宝书卷躺在玉枕间,有德之人能返老还童。
卯金家族世代修习仙术,半生游历山川磨损了木屐。
懒得在白云中耕作,只愿种瑶草于湘水边垂钓。
天风吹动佩环,我在鄱阳湖东望,溧水雨水润泽相邻的土地。
未曾见过浮丘、洪崖这样的仙人,世俗事务常使我疲惫不堪。
我心向往归隐,已在湘水边选好筑屋之地。
一寸田地一尺房,足以维持生活,骑鹤出行并非易事。
不如暂且游览金莲花海,洗净双脚在黄河边。
天上的神仙满足于官府,山中的宰相看轻公侯的权势。
人生得意无需分南北,蝇头小利和蜗牛壳般的虚名毫无意义。
道人微笑倚着枯梧桐,世间纷扰如槐安国般虚幻。

注释

淮南:指淮南之地,这里泛指南方。
小山:指宋代诗人贺铸。
鸿宝秘书:古代珍贵的典籍。
玉枕:珍贵的枕头。
仙子:道教中的仙女。
磨屐齿:形容长久行走,鞋底磨损。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湘水:长江支流,流经湖南。
拥肿鞅掌:形容事务繁多,忙碌不堪。
诛茅地:指简陋的居所。
金莲:比喻美好的景致或理想之地。
槐安国:比喻虚幻的安宁世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道人或修仙者归隐山林的景象,充满了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与精神自由的意境。首句“云中鸡犬随淮南”即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出尘脱俗的氛围。“手攀桂树歌小山”则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鸿宝秘书在玉枕,有高尚者还童颜”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修炼之道的追求,以及通过修炼获得的青春不老。这里的“鸿宝秘书”可能指的是某种道家典籍,而“有高尚者还童颜”则暗示了通过修炼可以达到长生不老。

接下来的几句“卯金家世学仙子,半生游山磨屐齿。懒耕白云种瑶草,南去持竿钓湘水。”展示了一位家族传承的道人或修炼者的生活状态,他们终身追求长生不老,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风环佩沧江东,鄱云溧雨分邻封。浮丘洪崖未之见,拥肿鞅掌常相从。”这些句子通过对山水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拂衣浩然有归志,湘滨已卜诛茅地。寸田尺宅可治生,骑鹤缠腰非易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归隐山林的决心,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几句“不如且向金莲游,濯足万里黄河流。上界神仙足官府,山中宰相轻公侯。人生得意无南北,蝇利蜗名等鸡肋。”则是对自由生活的极致追求和对世俗功名的超越。诗人认为,在精神世界中,无论身份地位,都不如在金莲花下游历,这里蕴含了对精神自在、无拘一束的向往。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描绘修炼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送存博教授回虎林

双鹤翩翩溧水阳,红尘不染素衣裳。

一归华表饮风露,一住沧洲谋稻粱。

湖海波涛多起伏,争食那能效鸡鹜。

戛然长唳楚天宽,有日相从逐鸿鹄。

形式: 古风

送李介甫赴官塘汤氏馆

东卢山下义门中,弘开讲席招蜀翁。

主人择客又择主,童蒙求我我求童。

俊杰识时审出处,道义结交全始终。

惟应上墓似庞老,便合移家随葛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杨志行赴徽州教授

峨峨紫阳山,翼翼素王宫。

中藏朱子书,颇有邹鲁风。

在昔三十年,我尝游其中。

一溪练带如,环以千翠峰。

朝岚与夕霏,四景日不同。

惜哉屐齿折,我舟遽云东。

子今振木铎,出为斯文宗。

诸生列馆下,待问如撞钟。

明经别同异,析理开愚蒙。

独坐三鳣堂,教思传无穷。

庠序足真乐,诗书有近功。

行当自此升,岂曰难为容。

平生韩孟交,云龙阻相从。

愿言寿道体,有书附鳞鸿。

形式: 古风

送春寄友

老翁欲作送春诗,借问春去将何之。

连朝醉不省人事,昨夜春归更不知。

客装欲趁春归去,家在西湖绿阴处。

青青竹笋白白鱼,也胜客中常茹素。

杜鹃吻血啼未乾,发白易黑留春难。

冶城翁定有新语,楝花风急生馀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