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存博教授回虎林

双鹤翩翩溧水阳,红尘不染素衣裳。

一归华表饮风露,一住沧洲谋稻粱。

湖海波涛多起伏,争食那能效鸡鹜。

戛然长唳楚天宽,有日相从逐鸿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逸脱俗的生活图景。开篇“双鹤翩翩溧水阳,红尘不染素衣裳”两句,以双鹤在溧水之滨翱翔为画面,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不染尘埃的情怀。这里的“双鹤”常象征着高洁与和谐,而“红尘不染”则是对世间纷扰的超然。

接着,“一归华表饮风露,一住沧洲谋稻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隐自然、寄情山水的情境。“华表”、“沧洲”都是隐逸之地,而“饮风露”、“谋稻粱”则是对归隐生活的美好展望。

中间,“湖海波涛多起伏,争食那能效鸡鹜”两句,通过对自然界动态变化的描写,以及对小鸟争食现象的观察,抒发了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竞争,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淡然与超脱。

结尾,“戛然长唳楚天宽,有日相从逐鸿鹄”两句,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戛然长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心旷神怡的情态,而“有日相从逐鸿鹄”的愿景,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追随高远志向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隐逸生活,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介甫赴官塘汤氏馆

东卢山下义门中,弘开讲席招蜀翁。

主人择客又择主,童蒙求我我求童。

俊杰识时审出处,道义结交全始终。

惟应上墓似庞老,便合移家随葛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杨志行赴徽州教授

峨峨紫阳山,翼翼素王宫。

中藏朱子书,颇有邹鲁风。

在昔三十年,我尝游其中。

一溪练带如,环以千翠峰。

朝岚与夕霏,四景日不同。

惜哉屐齿折,我舟遽云东。

子今振木铎,出为斯文宗。

诸生列馆下,待问如撞钟。

明经别同异,析理开愚蒙。

独坐三鳣堂,教思传无穷。

庠序足真乐,诗书有近功。

行当自此升,岂曰难为容。

平生韩孟交,云龙阻相从。

愿言寿道体,有书附鳞鸿。

形式: 古风

送春寄友

老翁欲作送春诗,借问春去将何之。

连朝醉不省人事,昨夜春归更不知。

客装欲趁春归去,家在西湖绿阴处。

青青竹笋白白鱼,也胜客中常茹素。

杜鹃吻血啼未乾,发白易黑留春难。

冶城翁定有新语,楝花风急生馀寒。

形式: 古风

送高仲山通州教授

通川得通儒,善类蒙善教。

如此老成人,真足重学校。

我昔客朱方,曾窥管中豹。

言容既笃厚,文字入玄奥。

交游二十年,夷险同一操。

閒居虎林麓,倚窗聊寄傲。

忽承北斗敕,勇鼓来淮棹。

华发映青袍,轻帆惬黄帽。

天晴宜征途,芹藻春色到。

皋比坐可暖,三载勤训导。

惜哉龟手药,至老方取效。

载酒游五山,何由共吟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