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师直晚步遍览五垄川

穷览川原胜,经行未厌频。

樵深但闻斧,谷暖自留春。

临水何妨坐,看云忽滞人。

谁家烟坞里,竹树远相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遍览山水美景,行程却从未感到厌倦。
深入山林砍柴,只听见斧头声,山谷温暖如春。
临近水面不妨坐下,看着白云让人沉思。
哪户人家的烟雾小屋,竹林树木相隔不远。

注释

川原:山水。
胜:美景。
厌频:从未感到厌倦。
樵:砍柴。
斧:斧头。
谷暖:山谷温暖。
临水:临近水面。
看云:看着白云。
滞人:让人沉思。
烟坞:烟雾小屋。
竹树:竹林树木。
远相邻:相隔不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师直晚步遍览五垄川》,描绘了诗人漫步川原之间,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欣赏与流连忘返。首句“穷览川原胜”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山水的尽情游览,显示出他对美景的热爱。接下来的“经行未厌频”则强调了他行走的频繁,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樵深但闻斧”描绘了山林深处樵夫砍柴的声音,增添了宁静而质朴的乡村气息。“谷暖自留春”则暗示了山谷间的温暖气候和春天的长久驻留,体现了诗人对季节流转的敏感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

“临水何妨坐”写诗人随意坐在水边,享受着这份宁静,流露出闲适的心境。“看云忽滞人”则通过看云的动作,传达出诗人被美景所吸引,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谁家烟坞里,竹树远相邻”,以远处人家的炊烟袅袅和竹树相依为邻的画面作结,勾勒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恬淡与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漫步五垄川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池守王微之访别

君荣初出守,我老未东归。

病眼生花早,苍毛似叶稀。

往还从更少,谈笑暂相依。

不及秋鸿翼,能随向楚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依韵和许待制偶书

晓雨射船珠泻盘,平明水上舞英残。

斗鸡蹠恶轻泥湿,调马蹄翻软土乾。

深屋燕巢将欲补,密房蚕蚁尚忧寒。

为言楚客甘蔬蔌,白芷香牙长嫩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依韵和许待制后园宴宾

春来无处不幽芳,谁复樽前叹异乡。

绕榻绮罗观旧艳,傍池桃杏照新妆。

柳条拂拂牵丝嫩,蕊粉轻轻落酒香。

闻道主公偏爱客,翻思当日醉莎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依韵和许待制春雪

密雪犯阳和,寒阶覆短莎。

条牙摧不展,鸟舌噤应多。

变令已为失,易消如未苛。

桃花禹门水,早晚见通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