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同安谒余忠宣公祠

同安郡前舟不进,忠宣祠下首频回。

野云冥冥天地改,孤城落落心肝摧。

长江风声自旦暮,青冢岁月老崔嵬。

树根久坐兴长叹,山禽百种将予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同安郡,前往余忠宣公祠时所见所感的场景。首句“同安郡前舟不进”,以舟行受阻象征着前行的艰难与阻碍,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接着,“忠宣祠下首频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祠堂中先贤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野云冥冥天地改,孤城落落心肝摧”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野云遮天蔽日,仿佛天地都为之改变,孤城在云雾中显得格外寂寥,诗人的心也因之而感到沉重和悲痛。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凄凉,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长江风声自旦暮,青冢岁月老崔嵬”则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长江边的风声日夜不息,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青冢之上,岁月悠悠,山石巍峨,象征着历史的永恒与不变。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时间无情、历史长河的深沉思考。

最后,“树根久坐兴长叹,山禽百种将予哀”以树根长久静坐、发出长叹,以及山中的各种鸟儿似乎在为诗人哀鸣,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树根的沉默与山禽的啼鸣,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深邃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个人命运的反思,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419)

林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戏马台

逍逍步山坡,野花发幽香。

累累多荒坟,行矣心独伤。

偶逢道中人,语我西楚王。

戏马留遗踪,遥遥指前冈。

揽衣尽馀情,徘徊白云乡。

群山招欲来,百感易中肠。

如何豺虎心,一视空群羊。

智术日相高,成败休论量。

谁能揭日月,徒尔假隙光。

我悲千载人,落落空荒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过鄱阳湖

滚滚浪头白,飘飘舟子轻。

江吞庐阜足,云隔豫章城。

风水行秋气,乾坤老客声。

旧游瞻白鹿,百种起幽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吉水别袁德纯侍御

风叶鸣乌桕,秋云起野烟。

蹉跎别君意,迢递上江船。

何处无薇蕨,斑衣且岁年。

斜阳忽相失,凝睇入螺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宿明月寺

杖藜投野寺,步月入山棱。

方丈明孤烛,袈裟谒两僧。

厨烟分异茗,炉火燃香藤。

近识罗浮面,抟空一老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