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市朝非隐地,山水恋吾城。

霜后枫林改,云边雁影明。

五湖沿泛意,三亩卜居情。

岂学平原宦,徒为世网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山行》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山间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眷恋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束缚的厌倦之情。

首联“市朝非隐地,山水恋吾城”,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身处繁华都市,却心系山水之间,渴望逃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归宿。这里的“市朝”指世俗的喧嚣之地,“山水”则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非隐地”表明这不是真正的隐居之所,而是内心深处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颔联“霜后枫林改,云边雁影明”,进一步描绘了秋日山中的景象。霜降之后,枫叶由绿转红,一片绚烂;在云雾缭绕的高处,雁群的身影清晰可见,仿佛是天空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

颈联“五湖沿泛意,三亩卜居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田园的憧憬。五湖,泛指广阔的水域,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三亩,则是古代田地面积的单位,这里用来形容小而宁静的居住环境。这两句暗示了诗人希望远离尘世的纷扰,过上一种简单、自由、亲近自然的生活。

尾联“岂学平原宦,徒为世网婴”,是对官场生活的否定与对自由的渴望。平原宦,指的是在官场上忙碌奔波的官员;世网婴,则比喻被社会规则和束缚所困。诗人明确表示自己不羡慕这样的生活,而是希望能够摆脱这些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整体而言,《山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官场束缚的不满与逃避。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白鹤观陈鍊师房

青溪即此路,宛与世相违。

桂树丛生处,桃花几度飞。

云来石床净,月到洞门微。

但醉容成醴,何须学幻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至后

故国一阳后,幽栖三载馀。

尊前鳞运改,镜里宦情疏。

荣达随宾戏,文章愧子虚。

河阳惟有拙,岂敢叹閒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杜二挽词

学道慕长生,将留不死名。

奄随朝露变,愁见夜台成。

关令收遗草,园公罢采荣。

犹言尸解去,临穴觉棺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子安新构虎丘山庄题赠

河阳新别业,松径宛然存。

流水才周舍,青山正在门。

弹琴忘物累,拄杖听禽言。

岂必长安道,栖迟可避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