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其二)

田彼黍矣,几不螽蝝。我人之耕,而不谋年。

唯其不谋年,是用卒食于田。

形式: 琴操 押[先]韵

翻译

田里的黍苗生长茂盛,几乎不见蝗虫和蚜虫。
我们农夫耕作,却不去考虑收成的年景。

注释

田彼:田中的。
黍:黍子,一种谷物。
矣:语气词,表示肯定或感叹。
几不螽蝝:几乎没有蝗虫和蚜虫。
我人之耕:我们这些人耕种。
而:转折连词,但是。
不谋年:不预先计划年景。
是用:因此。
卒食于田:最终在田间收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耕生活的图景,通过对田地劳作和收获之间关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深刻认识。诗中的“田彼黍矣,几不螽蝝”生动地展示了农作物成熟时的繁忙场景,而“我人之耕,而不谋年”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规律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唯其不谋年,是用卒食于田”这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农业社会中人们对于丰收与否的依赖,以及这种依赖背后所承载的生存压力。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体验,传递出一种对生命、劳动和时间的哲思。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不失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农民对于土地与生计的坚守,也反映出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通过这短短数句,诗人成功地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画面。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赠王平甫

当世所交识者稀,十年闻子幸见之。

平生所负自信重,他日可期人莫知。

谁肯草茅穷钓筑,世方简策诵皋夔。

丈夫出处诚何较,却痛苍生为泪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刘成文

予生谢早先,晚世相逅邂。

礼俗不可徵,百孔千疮坏。

平时以是念,食美不知囋。

谁为医国者,已亟不图瘥。

引脰望古人,去我远以太。

斓斑纸上语,十才一二在。

思人乐其言,把读不知懈。

爱其善调理,未讫已期再。

探窥古人心,愤懑世俗败。

常思得英奇,肝肺相诱劢。

以是求世人,未免许以溉。

不特学忧孤,直恐性失介。

呜呼圣贤人,既以舍我迈。

如何有常者,亦不可得拜。

虽然众嘲扬,未忍径伍哙。

刘生江东儒,心臆宽不隘。

遇我数日语,收若俯拾芥。

久从固所望,骤得尤所快。

立海观鲸鲲,乘霄饮沆瀣。

和风吹滞酲,利爪搔痒疥。

我质遂愧陋,香禾映秕粺。

和言遂愧疏,长江掩涔派。

辱索宜有献,百择无一爱。

作诗期笑咍,幸无怒目睚。

形式: 古风

赠别晏成绩懋父太祝

懋甫相门儿,家世踏缨紞。

早年缀官簿,青衫蔚于菼。

本宜多骄矜,不谓锐意敢。

意贪英雄交,一手欲四揽。

偶来滥予会,臂搦首已颔。

酒狞誇胸襟,顶踵都一胆。

壮心羞摧藏,义内喜菹歜。

要言相死从,顾岂苟难斩。

听其自陈论,峭拔不平渐。

要之当一切,固令不黤黯。

忆予少年时,亦自喜黠㶒。

于今老而悔,壮意日凋减。

惜夫相遇迟,君放我已检。

骤闻强大语,若虎饿得啖。

已无相高心,徒有志气感。

春风吹天昏,醉目睨愁惨。

念当相别去,两怀不无黪。

何时重来过,慰我涸辙噞。

唯其去后怀,犹一饱复歉。

幸有西南风,时作寄我椠。

形式: 古风

赠庐山老居讷

讷公匡庐老,诗句整以雅。

标韵乐天淳,不肯外礼假。

所居远城市,绝俗就闲暇。

岗崖道路恶,亦为佳客下。

余虽昔所闻,相见今乃乍。

爱其语言好,超绝忽世跨。

马舁就其居,灯火共清夜。

惜不见其壮,已老吁可讶。

高才可施用,售世嗟无价。

临别更何论,共是忘言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