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庐山老居讷

讷公匡庐老,诗句整以雅。

标韵乐天淳,不肯外礼假。

所居远城市,绝俗就闲暇。

岗崖道路恶,亦为佳客下。

余虽昔所闻,相见今乃乍。

爱其语言好,超绝忽世跨。

马舁就其居,灯火共清夜。

惜不见其壮,已老吁可讶。

高才可施用,售世嗟无价。

临别更何论,共是忘言者。

形式: 古风

翻译

讷公年迈在庐山,诗风整肃而典雅。
他的韵律接近白乐天的纯朴,不愿借助外在礼仪来装饰。
他居住在远离城市的隐逸之地,享受着闲适的生活。
尽管山路崎岖难行,他仍热情地接纳每一位来访的贵客。
我虽然早有耳闻,但今日相见才感到惊讶。
我欣赏他的言辞优美,超凡脱俗,仿佛跨越了世间。
夜晚,我骑马来到他的居所,与他共度清寂的长夜。
遗憾的是未能见到他年轻时的模样,如今他已老去,令人惊叹。
他的才华本应得到施展,但世间却无法估量其价值。
临别之际,无需多言,我们都是心灵相通的知己。

注释

讷公:指诗人讷。
匡庐:庐山。
雅:文雅。
标韵:韵律。
乐天:白居易。
假:借助。
所居:居住的地方。
绝俗:超脱世俗。
佳客:尊贵的客人。
乍:初次。
超绝:超越常人。
马舁:骑马前往。
临别:即将分别。
忘言者:无需言语就能理解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讷公匡庐老的高士生活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讷公雅致诗句和不随波逐流的品格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佩之情。讷公所居之地远离喧嚣,选择在城市以外的幽静之处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即便道路崎岖,也难挡佳客造访的脚步。这位老者虽然年迈,但诗人仍旧对其语言风格推崇有加,认为他超越了世俗的平庸。

诗中“马舁就其居,灯火共清夜”一句,描绘了一幅夜晚拜访讷公的情景。虽然未能见到他的壮年时期,但对他的才华和品格仍旧感慨。最后,“临别更何论,共是忘言者”表达了诗人与讷公在分别之际的无限感慨,他们似乎都明白,有些话语不必说出口,便能心照不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品格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怀。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赠李定资深(其一)

涉川固有道,造舟不如梁。

曾闻水覆舟,不闻死乘杠。

奈何揭厉子,先先勇褰裳。

岂尽水害人,固亦谋非臧。

形式: 古风

赠杜渐子长

吾鄙少与合,杜子爱所多。

直木有正性,深源无乱波。

齿少蔚未冠,心古先已皤。

卓哉金石姿,勉矣勤锻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赠周伯玉下第

京尘漠无聊,客书闻报罢。

拔身众人后,载水千里下。

微装困无馀,归马剧连跨。

邈无失时叹,抗举与俗谢。

但言废文学,从今益休暇。

诗书得穷搜,朋友可邀迓。

如解万里骏,脱去衔轭驾。

虽时念亲贫,叹息忽自咤。

已如婴儿啼,心在声不嗄。

悲乐于俗异,使我喜失诧。

吾闻百年生,暂就天地舍。

中间有逢遇,穷达何足讶。

譬之适时运,寒暑变冬夏。

炎凉忽焉殊,裘葛代相藉。

于身亦何预,时与外物借。

尝闻庄生言,中不怛外化。

逢鸡就知时,遇弹因求炙。

况持身售人,五羖岂真价。

士材嫌易知,女好固择嫁。

勉之时我过,酒贱衣可贳。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赠崔伯易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

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

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

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