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朱陵(可能指水帘洞)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此是朱陵第二游”,点明这是诗人第二次造访朱陵,暗示前一次的游览给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恍疑云水閟仙丘”一句,通过“恍疑”二字,表达了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的感觉,云水环绕,仙气缭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磴盘鸟道萝烟暝”描绘了登山之路蜿蜒曲折,如同鸟儿飞翔的轨迹,被浓密的藤萝烟雾笼罩,显得幽深而神秘。“潭隐龙宫雨气浮”则将视线转向山间的一汪清潭,潭水深处似乎隐藏着龙宫,雨气在水面轻轻浮动,增添了几分奇幻色彩。
“闻有高人眠醉石,拟将俗耳洗寒流”两句,诗人听闻山中有高人隐居,正在醉石上沉睡,他渴望能借此机会洗净自己世俗的耳朵,聆听自然的声音,表达了一种追求心灵纯净、远离尘嚣的愿望。
最后,“摩崖细认题名字,苔色苍苍万古秋”则以细节描写收尾,诗人仔细辨认着岩石上的名字,苔藓覆盖的岩石呈现出一片苍绿,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悠长与历史的沉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