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芳草换野色

何处寻春色,园林已断肠。

居然怜野草,惟此换年芳。

残烧回春久,香泥去路长。

能令南浦碧,未觉五陵芳。

拾翠迷寒食,飞红卧夕阳。

遥知青冢恨,南北两茫茫。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感慨。诗人从寻找春色开始,却在园林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哀愁,这反差让人不禁思考春色与哀愁之间的微妙联系。接着,诗人对野草的怜悯,以及对它们在春天里焕发生机的感慨,展现了他对生命循环和自然更迭的深刻理解。

“居然怜野草,惟此换年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野草生命力的赞叹,即使在荒凉之地也能顽强生长,为春天增添一抹生机。而“残烧回春久,香泥去路长。”则通过描绘春天的缓慢到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能令南浦碧,未觉五陵芳。”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南浦的碧绿与五陵的繁华进行比较,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偏爱,以及对繁华背后空虚的反思。

最后,“拾翠迷寒食,飞红卧夕阳。”描绘了春天的热闹与短暂,人们在寒食节拾取翠绿,享受春光,而花朵随风飘落,最终沉睡于夕阳之中,体现了时光易逝,美好稍纵即逝的主题。

“遥知青冢恨,南北两茫茫。”以青冢(古代帝王或名人的墓地)的孤独与寂寞,象征着历史的遗忘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苦短的深沉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春景.一雨百泉涨

故是春晴好,冬乾已隔年。

一番经过雨,百道涨新泉。

破屋移偏湿,荒陂断复连。

浮山通寺驿,眢井出潮田。

地脉天能续,檐声石亦穿。

仇池九十九,蜡屐去无缘。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春景.鸟散馀花落

风雨欺人后,枝头已自疏。

鸟啼因散去,花落是惊馀。

冲雨知何许,流声已瞥如。

不应红颤雨,犹似暗沾裾。

青子疑弹雀,红桃借网鱼。

开元宫更远,王母寄谁书。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春景.碧草生旧迹

花下同游迹,令人念旧惊。

如何春草碧,尽向客愁生。

南浦随人色,芳洲拾翠情。

凌波尘渺渺,满地绿菁菁。

冢上何堪没,人间总未平。

池塘新梦破,时复下阶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春景.莺啭谢娘慵

春似谢娘浓,晴酣困未松。

莺从何处啭,人比向来慵。

啼得娇成曲,听馀恨满胸。

闲看风柳絮,更问绣花茸。

隔屋渠三折,倚屏山万重。

棋声惊过鸟,敌手不曾逢。

形式: 排律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