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宿慈度寺听梵作(其一)

禅堂秘秋光,佛火炯深雾。

幽梵出山来,叶落不知数。

鱼声亦自间,惊鹊穿林去。

卷帘踏秋水,月上娑罗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献甫的《秋夜宿慈度寺听梵作(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秋夜山寺景象。首句“禅堂秘秋光”展现了禅堂内深藏不露的秋日光芒,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超然。次句“佛火炯深雾”则以佛灯的明亮穿透了缭绕的雾气,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

“幽梵出山来”进一步强调了梵音从山中传来,悠扬深远,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接下来,“叶落不知数”通过落叶的无声飘落,隐喻时间的流逝和禅定中的忘我境界。鱼儿在水中游动,偶尔发出声响,与“鱼声亦自间”相映成趣,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惊鹊穿林去”描绘了夜色中飞鸟受惊的情景,使得画面更加鲜活,动静结合。最后两句“卷帘踏秋水,月上娑罗树”,诗人卷起窗帘,步入清凉的秋水之中,抬头看见月光照亮了婆娑的树木,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和宁静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寺庙的寂静与禅意,通过自然景象和动态元素的巧妙融合,传达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深深感悟。

收录诗词(18)

郑献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五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乞养亲辞官,不复出,自号识字耕田夫。同治间主讲广州、桂林各书院。博览强记,尤熟诸史。为文章直抒胸臆,识见甚卓。有《愚一录》、《补学轩诗文集》等

  • 字:小谷
  • 籍贯:广西象州
  • 生卒年:1801—1872

相关古诗词

秋夜宿慈度寺听梵作(其二)

初地无人行,诸天现尘表。

松风洒花露,声臭忽已了。

寂寞不能言,镫檠写烟筱。

幽梦破元关,多谢妙音鸟。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杂述(其一)

敝衣自多虱,荒池亦生鱼。

一气化万物,可想鸿荒初。

开天必盘古,虽见前代书。

抟人必女娲,谁育古皇与。

自从大始来,后实皆先虚。

问其所以然,先生恐欺予。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杂述(其二)

西北半荒塞,东南半沃土。

昔缩而今赢,地亦不自主。

大抵多水乡,即为众物府。

凿淮既通江,扬州多大贾。

人身益就卑,人心益非古。

儒生谈地气,龂龂亦何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杂述(其三)

读书求甚解,用事想当然。

渊明及东坡,言之苦不全。

陋哉一孔生,亦张两空拳。

问尔欲何为,坐地思谈天。

未辨白非白,安知玄又玄。

格物必博物,惭愧张茂先。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