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

湖浪参差叠寒玉,水仙晓展钵盘绿。

淡黄根老栗皱圆,染青刺短金罂熟。

紫罗小囊光紧蹙,一掬真珠藏猬腹。

丛丛引觜傍莲洲,满川恐作天鸡哭。

形式: 古风

翻译

湖面上波浪层层堆叠如寒冷的玉石,水仙花在清晨展开如同绿色的钵盘。
淡黄色的根部老熟且表面皱褶,圆圆的,染了青色的短刺表明金黄色的罂粟已经成熟。
紫色的小囊紧致闪光,仿佛一把珍珠藏在刺猬的肚子里。
一群群鸟儿在莲叶间伸出喙来,整个河川恐怕会因为它们的叫声像是天鸡在哭泣。

注释

湖浪:指湖面上的波浪。
参差:形容不整齐,这里指波浪层叠的样子。
叠:重叠。
寒玉:比喻清澈而带有寒意的湖水。
水仙:一种花卉,常在水中生长,此处喻指水中的植物或景色。
晓:早晨。
展:展开。
钵盘:形容水仙花形状像僧侣用的钵和盘子,宽而平。
淡黄根:指某种植物的老根,颜色淡黄。
老栗皱圆:形容根部老熟且外表皱缩成圆形,像老栗子一样。
染青:颜色变为青色。
刺短:短小的刺。
金罂熟:成熟的果实像金色的罂粟果,可能指果实颜色鲜艳且珍贵。
紫罗小囊:紫色的、质地像罗绸的小袋子,形容某些果实或花苞。
光紧蹙:光泽紧致,形容外表光滑且紧凑。
一掬:一把,形容数量。
真珠:珍珠,这里比喻珍贵的果实或种子。
猬腹:刺猬的肚子,形容外表有刺但内部藏着珍宝。
丛丛:密集的一簇簇。
引觜:喙,这里指鸟儿伸出嘴来觅食。
傍莲洲:在莲花丛旁。
满川:整个河川。
恐作:恐怕会成为。
天鸡哭:天鸡的啼叫,比喻鸟儿的叫声凄厉,如泣如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早晨景象,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湖浪参差叠寒玉”一句,以湖浪的起伏比喻为冰清玉洁之物,形象地描绘出水面的波光粼粼。紧接着,“水仙晓展钵盘绿”则是将水中的荷花比作翡翠盘中之珍,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荷花的赞美,也映射出清晨的宁静与生机。

“淡黄根老栗皱圆,染青刺短金罂熟”两句,从植物的形态和色彩着笔,描写了老栗树的果实已经成熟,皮肤上出现了皱褶,同时金色的葡萄也逐渐成熟。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中事物生长周期的细致描述,传达出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的主题。

“紫罗小囊光紧蹙,一掬真珠藏猬腹”则是一幅奇特的画面,用紫罗带比喻某种植物的果实,形容其外观精致而内涵珍贵。同时,“一掬真珠藏猬腹”则是将自然界中的小动物与宝石相联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之美的感知。

“丛丛引觜傍莲洲,满川恐作天鸡哭”最后两句,通过对莲藕引水边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远处天空中鸡叫声的联想,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调。这里的“丛丛”形容的是茂密的莲藕,“满川恐作天鸡哭”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可能是对某些现实状况或个人情感的隐喻。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重要的是,它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力和季节变换,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越表象的深层情感。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京师人号牛杨语

太牢笔,少牢口,东西南北何处走。

形式: 古风

咏美人骑马

骏马娇仍稳,春风灞岸晴。

促来金镫短,扶上玉人轻。

帽束云鬟乱,鞭笼翠袖明。

不知从此去,何处更倾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

万朵当轩红灼灼,晚阴照水尘不著。

西施醉后情不禁,侍儿扶下蕊珠阁。

柔条嫩蕊轻?鳃,一低一昂合又开。

深红浅绿状不得,日斜池畔香风来。

红能柔,绿能软,浓淡参差相宛转。

舞蝶双双谁唤来,轻绡片片何人剪。

白发使君思帝乡,驱妻领女游花傍。

持杯忆著曲江事,千花万叶垂宫墙。

复有同心初上第,日暮华筵移水际。

笙歌日日徵教坊,倾国名倡尽佳丽。

我曾此处同诸生,飞盂落盏纷纵横。

将欲得到上天路,刚向直道中行去。

一朝失势当如此,万事如灰壮心死。

谁知奏御数万言,翻割龟符四千里。

丈夫达则贤,穷则愚,胡为紫,胡为朱。

莫思身外穷通事,且醉花前一百壶。

形式: 古风

姜宣弹小胡笳引歌

雷氏金徽琴,王君宝重轻千金。

三峡流中将得来,明窗拂席幽匣开。

朱弦宛转盘凤足,骤击数声风雨回。

哀笳慢指董家本,姜宣得之妙思忖。

汎徽胡雁咽萧萧,绕指辘轳圆衮衮。

吞恨含情乍轻激,故国关山心历历。

潺湲疑是舞鸊鹈,砉騞如闻发鸣镝。

流宫变徵渐幽咽,别鹤欲飞猿欲绝。

秋霜满树叶辞风,寒雏坠地乌啼血。

哀弦已罢春恨长,恨长何如怀我乡。

我乡安在长城窟,闻君肤奏心飘忽。

何时窄袖短貂裘,胭脂山下弯明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