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造化无馀岂有私,如何庶物自参差。
群乌不涅身长黑,双鹭无愁顶亦丝。
岩桂翠浓深雪夜,井桐黄落暮秋时。
虚空世界都如幻,莫把闲心逐境思。
这首诗名为《闲咏》,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对造化之理的独特见解。首句“造化无馀岂有私”,揭示了大自然的公正无私,万物生长并无偏颇。接下来通过“群乌不涅身长黑”和“双鹭无愁顶亦丝”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生物各异其趣,各有其生存之道。
“岩桂翠浓深雪夜”描绘了岩桂在深夜中依然翠绿繁茂,与“井桐黄落暮秋时”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世间万物随季节更替而变化。最后两句“虚空世界都如幻,莫把闲心逐境思”,诗人认为世间万象皆为幻象,告诫人们不要被外界环境所左右,应保持一颗超脱的心境。
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释智圆禅宗的空灵观照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智慧。
不详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淡然忘外事,林下自怡情。
室冷秋苔色,轩闲夜月明。
眠云惭道薄,铒药觉身轻。
拟学鸱夷子,时时变姓名。
冷淡谁知趣,闲房枕水湄。
秋窗开暮景,孤枕梦天涯。
道直时流笑,心清夜月知。
何当学支遁,共约买山期。
讲院悲风动素帷,摇松难更见吾师。
尘生旧榻休开卷,月上秋轩罢赋诗。
真法自将传后学,清名谁为勒丰碑。
横经弟子怀高迹,共指龙华作后期。
不见二十载,重寻事更违。
门临寒水闭,鸟向夕阳归。
吟恐成华发,闲疑入翠微。
登舟独南去,乘兴一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