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向子諲的《南歌子(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词人的笔触灵动,意境幽深。
"江左称岩桂,吴中说木犀。水沈为骨郁金衣。" 这几句以地理名胜起兴,由“岩桂”、“木犀”引出“水沈”,通过对比鲜明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高雅情操。其中,“江左”指的是长江之南,而“吴中”则是今江苏一带,这两地各有其特色之物,如岩桂、木犀,它们不仅在形态上有别,且寄寓了不同文化内涵。
"却恨疏梅恼我、得香迟。" 这里的“疏梅”指的是稀疏的梅花,词人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不能即刻拥有而产生的遗憾之情。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这里的“恼我、得香迟”则透露出词人的急切心情。
"叶借山光润,花蒙水色奇。年年勾引赋新诗。" 这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叶借山光润”、“花蒙水色奇”生动地描画出了大自然中叶与花如何在光影变化中显现出不同的姿态。而“年年勾引赋新诗”则表明词人每逢佳节便被这些美景所激发,创作出新的诗篇。
"应笑芗林冷淡、独心知。"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词人的超然与自持之态度。在这里,“芗林”指的是竹林,而“冷淡”则是对那些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态度的写照。这既是词人内心世界的映射,也是他对世俗纷扰所持有的超脱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南歌子》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到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