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引履祥的《感遇(其二)》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情感交流。首句“长途望不极,白日亟西驰”展现了主人公在漫漫长路上遥望远方,感叹时光匆匆。接着,“敝车驾羸马,仆夫力已疲”描述了车辆破旧,马匹疲惫,仆从也显出疲态,显示出旅途的困苦。
“故人意款曲,执手语移时”则转而写到友人的深情厚谊,他们握手交谈,情深意长。朋友的热情款待,通过“壶飧陈道左,复申以多仪”体现,不仅提供食物,还伴有繁复的礼节,体现出古人对友情的重视。
然而,诗人并未因此忘却旅途的艰难,“所忧道逶迤”表达了他对道路崎岖的忧虑。随着天色渐暗,“暝色接衣袂,惘惘其安之”,他内心充满迷茫,不知如何是好。最后,“终焉悔靡及,云何久踌躇”表达了对犹豫不决的懊悔,以及为何迟迟未能决断的自问。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旅途为背景,通过描绘旅途艰辛和友情温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