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嫁白衫儿,爱君新紫衣。
早知遽相别,何用假光辉。
已闻都万骑,又道出重围。
一轴金装字,致君终不归。
这首诗名为《恨从军》,出自唐代诗人于濆之手。诗中表达了对远行征战的爱人深沉的思念与不舍,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分别和战争所带来痛苦的预感。
"不嫁白衫儿,爱君新紫衣。"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柔情的画面,其中“白衫”在古代常指未婚女子,“不嫁白衫儿”意味着诗中的女性尚未步入婚姻之门,但她却深爱着那身“新紫衣”的男子。紫衣在当时象征着尊贵或是军人的服饰,故此处可理解为对军人身份的爱恋。
"早知遽相别,何用假光辉。" 这两句透露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有所预感,“假光辉”可能指的是虚幻的荣耀或外表的光鲜,但在面对离别时,这些都显得无足轻重。
"已闻都万骑,又道出重围。" 这两句描绘了战乱即将到来的紧张氛围,“万骑”形容军队的强大,而“重围”则暗示着战争的艰难与危险,诗人通过这些字眼传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
"一轴金装字,致君终不归。" 这两句是对上下文的总结和深化,“一轴金装字”可能指的是书信或是某种形式的告别信物,而“致君终不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爱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无法相守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柔美的情感线索和紧张的战争氛围,展现了一幅古代士兵与其所爱之人的别离画面,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意与悲凉的情怀。
不详
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旅馆坐孤寂,出门成苦吟。
何事觉归晚,黄花秋意深。
寒蝶恋衰草,轸我离乡心。
更见庭前树,南枝巢宿禽。
长闻乡人语,此家胜良贾。
骨肉化饥魂,仓中有饱鼠。
青春满桑柘,旦夕鸣机杼。
秋风一夜来,累累闻砧杵。
西邻有原宪,蓬蒿绕环堵。
自乐固穷心,天意在何处?
当门见堆子,已作桑田主。
安得四海中,尽为虞芮土。
男作乡中丁,女作乡男妇。
南村与北里,日日见父母。
岂似从军儿,一去便白首。
何当铸剑戟,尽得丁男力。
古凿岩居人,一廛称有产。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驱牛耕白石,课女经黄茧。
岁暮霜霰浓,画楼人饱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