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

堂上每云云,金笼久受恩。

思山诚有意,对主忍无言。

性比孤鸾洁,声殊百舌繁。

云林如一去,应喜谢朱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每次在厅堂之上,鸟儿被金笼囚禁已久。
它内心渴望山林,面对主人却难以启齿。
它的品性像孤鸾般高洁,鸣叫声与百舌不同,更为清脆。
一旦飞离这云雾缭绕的庭院,它定会欣喜于离开豪门深宅。

注释

堂上:厅堂之上。
云云:指鸟儿的叫声。
金笼:精致的鸟笼。
久受恩:长期受到主人的豢养。
思山:想念山林。
对主:面对主人。
忍无言:难以启齿。
性比:品性如同。
孤鸾:孤独的鸾鸟,象征高洁。
洁:高洁。
声殊:声音与众不同。
百舌繁:百舌鸟鸣叫繁多。
云林:云雾缭绕的山林。
去:离开。
应喜:应该感到欢喜。
谢朱门:告别豪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鹦鹉》,通过对鹦鹉的形象描绘,寄寓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首句“堂上每云云”,暗示鹦鹉在主人的府邸中常常模仿人语,生活于富贵之家。然而,“金笼久受恩”则揭示了它的囚禁状态,尽管受到主人的长期照顾。

“思山诚有意,对主忍无言”,鹦鹉渴望回归自然,向往山林,但因为被囚禁,只能默默承受,无法表达内心的渴望。这里通过鹦鹉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无奈的沉默。

“性比孤鸾洁,声殊百舌繁”,鹦鹉的品性被比喻为孤高纯洁的鸾鸟,其鸣叫声不同于普通的鹦鹉,显得更为独特,暗示了它内在的高洁和才华。

最后两句“云林如一去,应喜谢朱门”,如果能离开华丽的朱门,飞向云林,鹦鹉应当会感到欣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被束缚者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鹦鹉为载体,寓言式的表达了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和对权势束缚的批判,体现了范仲淹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独立人格。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瀑布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

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归雁

稻粱留不得,一一起江天。

带雪南离楚,和春北入燕。

依依前伴侣,历历旧山川。

木叶程犹远,梅花信可传。

子规啼到晓,鹦鹉锁经年。

应羡冥冥者,东风羽翼全。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次韵和刘夔判官对雪

蔌蔌楼台外,新辉溢四遐。

云中凋玉叶,星际落榆花。

岳色参差露,松声彷佛加。

风流裁赋苑,清苦读书家。

霜女惭轻格,蟾娥让素华。

孤鸿迷鸟道,万马忆龙沙。

净拂王恭氅,香滋陆羽茶。

载歌劳郢谢,一奏待钟牙。

几处和梅赏,何人为鬓嗟。

含毫看不足,诗社好生涯。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纪送太傅相公归阙

搢绅谁敢望差肩,独向昌期协半千。

首会云龙游少海,亲扶日月上中天。

碧油两就元戎镇,黄阁三提冢宰权。

坐致唐虞成大化,退居师傅养高年。

闲披丹诀开炉灶,醉度清歌被管弦。

同榜几人登将相,满朝今日羡神仙。

松楸薙草思纯孝,里巷挥金过昔贤。

归赴诞辰知兑说,轻安拜舞寿觞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