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杂兴六首(其五)

上书可有三千牍,下笔曾无一百函。

閒卷孤怀背尘世,独营幽事傍云岩。

僧分乳食来阴洞,鹤触茶薪落蠹杉。

未似周颙少贞胜,北山应免略相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翻译

上书堆积如山,写下千言万语
闲暇时独自沉思,远离尘世喧嚣,在山崖边寻找隐秘之事
僧人分发食物到阴暗的洞穴,仙鹤碰落了煮茶的木柴,落在了蛀虫滋生的杉木上
不像周颙那样少年清贞,我在这北山中应能避免纷争

注释

上书:大量的文书。
曾无:未曾有。
孤怀:孤独的心情。
尘世:世俗社会。
幽事:隐秘的事情。
云岩:山崖。
僧分乳食:僧人分发食物。
阴洞:阴暗的洞穴。
鹤触茶薪:仙鹤碰落煮茶的木柴。
蠹杉:被蛀虫侵蚀的杉木。
周颙:古代人物,以清贞著称。
贞胜:清贞高尚。
北山:指诗人所在之地。
略相衔:稍微有所牵扯或纠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深居杂兴六首(其五)》,描绘了作者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超然。首句“上书可有三千牍”暗示了作者在官场上的繁忙与文书之多,而“下笔曾无一百函”则反衬出他对世俗事务的淡泊,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幽居生活中。“閒卷孤怀背尘世”表达了他远离尘嚣的决心,独自享受山林的宁静。“独营幽事傍云岩”进一步描绘了他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僧分乳食来阴洞,鹤触茶薪落蠹杉”通过写僧人送食和鹤啄茶薪的细节,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简朴与自然和谐。最后,“未似周颙少贞胜,北山应免略相衔”以周颙自比,赞美自己如周颙般清高,不与世俗之人计较,能够在北山这样的隐居之地保持内心的贞洁,不受外界干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坚守,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深居杂兴六首(其四)

冉冉秋云抱啸台,一兵松竹是闲媒。

谁闻济北传兵略,枉说山东出相才。

樵褐短长披搕膝,丹炉高下垒悬胎。

三千功行无圭角,可望虚皇九锡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深居杂兴六首(其三)

薄夫何苦事奸奸,一室琴书自解颜。

峰后月明秋啸去,水边林影晚樵还。

文章敢道长于古,光景浑疑剩却闲。

多少烟霞好鱼鸟,令人惆怅谢东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深居杂兴六首(其二)

四壁垣衣钓具腥,已甘衡泌号沉冥。

伶伦近日无侯白,奴仆当时有卫青。

花月病怀看酒谱,云萝幽信寄茶经。

茅君使者萧闲甚,独理丛毛向户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深居杂兴六首(其一)

隐居松籁细铮然,何独微之重碧鲜。

已被远峰擎??,更禁初月吐娟娟。

门庭静极霖苔露,篱援凉生袅菊烟。

中有病夫披白搭,瘦行清坐咏遗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