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赞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五綵图圣像,悟真非妄传。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

赞此功德海,永为旷代宣。

形式: 古风

翻译

内心如虚空一般,清澈不包含任何杂质。
焚烧掉欲望、愤怒和愚痴,达到心灵的圆满寂静,见到真实的佛性。
彩色的图像描绘着圣贤,领悟真理而非虚假的传承。
如同扫除积雪,所有的疾病都消失,心境变得无比清爽,仿佛在清凉的天空。
赞美这无边的功德海洋,永远流传于世,成为旷古的颂扬。

注释

本心:内心。
虚空:空无一物。
淫怒痴:欲望、愤怒和愚痴。
圆寂:心灵圆满寂静。
五綵图:彩色图像。
圣像:圣贤形象。
悟真:领悟真理。
妄传:虚假传承。
扫雪:扫除积雪。
爽然:清爽。
清凉天:清凉的天空。
功德海:功德的海洋。
旷代:旷古。
宣:颂扬。

鉴赏

诗人以深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心灵净化的图景。"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表达了对内心世界极致纯净状态的追求,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精神境界。此后"焚荡淫怒痴"则是通过修行将一切不良情绪和迷茫认知清除,以达到心灵的觉醒。"圆寂了见佛",寂指的是心性的宁静,而圆则是完整无缺的意思,这里暗示着对佛理的彻底理解与领悟。

接下来的"五綵图圣像,悟真非妄传",可能是在赞颂某种以色彩斑斓的圣像作为修行的媒介,而这种悟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佛教教义深刻理解的结果。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则是一幅通过净化心灵而带来的身心健康的美好画面。这里的"扫雪"象征着去除污染和杂质,而"万病尽"则是内外兼修后的完满状态。"爽然清凉天"更是这种状态下所感受到的心灵之境界,既平静又清新。

最后"赞此功德海,永为旷代宣",诗人对这份功德的赞扬如同一片汪洋大海,无边无际,并表达了这一修行成果将被后世永远传颂的信念。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之成功的肯定,也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

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地底烁朱火,沙傍歊素烟。

沸珠跃明月,皎镜函空天。

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

精览万殊入,潜行七泽连。

愈疾功莫尚,变盈道乃全。

濯濯气清泚,晞发弄潺湲。

散下楚王国,分浇宋玉田。

可以奉巡幸,奈何隔穷偏。

独随朝宗水,赴海输微涓。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安州般若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

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

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

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

而我遗有漏,与君用无方。

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

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

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

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

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寻山僧不遇作

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使我空叹息,欲去仍裴回。

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

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

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