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

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

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

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

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悠然自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隐居生活以及对仙境的向往。"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则写出了诗人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和精神上的超脱。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描绘了诗人返回桃花岩后的安逸生活,其中“得憩”一词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满足感。"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则展现了诗人与山中居民的交往和与自然的融合。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中的“翠微”指的是云雾缭绕的高峰,“罗浮巅”则是道教传说中的仙境。此句表达了诗人心灵的高飞和对仙境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山岭的壮丽景色,其中“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展示了山势的雄伟。"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则从侧面刻画出了山中树木和悬崖的密布与险峻。

"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描绘了自然界中春天的景象,“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则表明诗人选择深山隐居,并在那里耕作。

最后“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和“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分别强调了诗人对这片自然环境的独特情怀以及与世俗的彻底告别。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写,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寻山僧不遇作

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使我空叹息,欲去仍裴回。

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

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

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桑落洲渚连,沧江无云烟。

浔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

飘然欲相近,来迟杳若仙。

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

一睹无二诺,朝欢更胜昨。

尔则吾惠连,吾非尔康乐。

朱绂白银章,上官佐鄱阳。

松门拂中道,石镜回清光。

摇扇及于越,水亭风气凉。

与尔期此亭,期在秋月满。

时过或未来,两乡心已断。

吴山对楚岸,彭蠡当中州。

相思定如此,有穷尽年愁。

形式: 古风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

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

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

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

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

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

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

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

苍厓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