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马违朝谒,云林久卧疴。
阶寒鸣蟪蝈,庭古荫藤萝。
束带知围减,观书厌帙多。
无人来问疾,独坐似维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因病久居城西寺中,与外界隔绝的孤独生活状态。首联“金马违朝谒,云林久卧疴”以“金马”象征朝廷,表达了诗人原本应入朝为官,却因疾病无法履行职责的遗憾。接着,“阶寒鸣蟪蝈,庭古荫藤萝”两句通过描写寺庙中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束带知围减,观书厌帙多”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病中的日常生活,他虽然身体不适,但仍然坚持读书,可见其对知识的渴望并未因病痛而消减。然而,“束带知围减”也暗示了身体状况的恶化,与“观书厌帙多”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无人来问疾,独坐似维摩”一句,借佛教中著名的维摩诘居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病中,却仍保持高洁自守,不为外物所动的品格。同时,也反映了他渴望有人理解自己处境的心愿,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病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病痛的无奈,也有对知识的追求,更有对友情与理解的渴望,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作品。
不详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少年好疏懒,遂与性相安。
经月常忘沐,逢人或不冠。
鼎里金将化,囊中玉可餐。
解言脱屣易,岂惮拂衣难。
缁尘坐自染,白社偶相寻。
俗子惭玄度,名僧即道林。
三生空有偈,五蕴本无心。
说法何须难,忘言悟已深。
谁言龙藏远,亦在凤城旁。
塔涌金银界,筵开功德场。
常明瞻慧月,利涉藉慈航。
沉痼还能遣,斋心奉药王。
秋来不觉早,落叶忽已繁。
物化每相代,吾生尚何存。
微材同樗栎,僻地当丘园。
窃慕东方子,一官堪避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