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其一一一)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铁牛不怕师子吼,恰似木人见花鸟。

木人本体自无情,花鸟逢人亦不惊。

心境如如祇个是,何虑菩提道不成。

形式: 偈颂

翻译

既然我无心于世间万物,万物环绕又有何妨。
就像铁牛不会畏惧狮子的吼叫,木头人见到花鸟也不动声色。
木头人本就无情感,花鸟遇到人也无需惊慌。
我的心境如此平静,只求大道,不必担心不能证得菩提。

注释

但自:只是。
无心:不关心。
万物:所有事物。
何妨:何必妨碍。
铁牛:比喻坚定不动摇的人。
师子吼:狮子吼,比喻威严的声音或强大的气势。
恰似:正如。
木人:比喻无情感的人。
花鸟:自然界的生物,象征生活中的琐事。
木人本体:木头人的本质。
无情:没有感情。
逢:遇见。
祇个是:就是这样。
菩提道:佛教中指觉悟的道路。
不成:不能达成。

鉴赏

这首诗歌颂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与淡然。开篇即以“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表明了这种境界,意思是只要内心不执着于世间之事,那么外在的诸多烦恼自然也就无法干扰。这是一种达观的生活哲学。

“铁牛不怕师子吼,恰似木人见花鸟”此句以比喻手法,将内心的平静比作铁牛面对狺狺狂吼时的镇定,以及木偶面对繁华世界时的无动于衷。这里的“铁牛”和“木人”都象征着一种对外界事物不受影响、不起波澜的心境。

接下来的“木人本体自无情,花鸟逢人亦不惊”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点,即便是没有生命的木偶,也不会被花鸟等自然景象所打扰,更不用说真正有智慧的人。这里暗示了一种对世间万物的超然视角。

最后,“心境如如祇个是,何虑菩提道不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自信与肯定。在佛教中,“菩提道”指的是修行达到智慧、觉悟之路。这里诗人用“如如祇个是”来形容自己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纯粹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心境,因而对于是否能够最终成就佛道不再有所忧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生动的比喻以及流畅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飞翔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04)

庞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偈(其一一二)

大乘一等义,本自无遮闭。

凡夫著相求,心生有执滞。

无心为真宗,空寂为本体。

无问亦无说,常照勿使废。

佛子行道已,更莫愁来去。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一一三)

清静无为无识尘,不舍内身妙法身。

祇为众生有漏习,权止草庵转法轮。

法轮常转而人见,优昙时时一出现。

无相真空妙法身,历劫恒沙不迁变。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一一四)

莫求佛兮莫求人,但自心里莫贪瞋。

贪瞋痴病前顿尽,便是如来的的亲。

内无垢兮外无尘,中间豁达无关津。

神无障碍居三界,恰是琉璃处日轮。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诗偈(其一一五)

常闻阿閦佛,拟向东方讨。

今日审思维,不动自然到。

语汝守门奴,何须苦烦燥。

我奏父王知,与汝改名号。

破却有为功,显示无为道。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