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四十首(其二十二)

故人书不至,边雁度梅关。

月色江湖上,秋声枕席间。

霜清九曜石,木落二樵山。

独向南楼叫,知予鸥鹭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在明末清初时期创作的《感秋四十首》中的第二十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象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

首句“故人书不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着,“边雁度梅关”一句,通过边关大雁南飞的景象,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月色江湖上,秋声枕席间”两句,将月光洒满江湖的宁静与秋风拂过枕席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霜清九曜石,木落二樵山”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观,霜覆盖的石头显得格外清冷,落叶覆盖的山林则透露出一种萧瑟之美。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沧桑的感慨。

最后,“独向南楼叫,知予鸥鹭闲”一句,诗人独自一人向着南楼呼喊,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他以鸥鹭自比,表达了自己虽处于孤独之中,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如同鸥鹭在水面上悠闲自在地飞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秋四十首(其二十三)

与子策龙媒,言登南武台。

长空一鸟疾,远水孤帆来。

自古兴怀地,应高作赋才。

北风吹且缓,目极秋云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感秋四十首(其二十四)

昔日王孙路,而今草已黄。

还家对乡里,拂面有繁霜。

磊落生高兴,萧条免慢藏。

浮家皆信美,回首暮川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感秋四十首(其二十五)

举世知名蚤,中年学道迟。

识途伤老马,戢翼愧长离。

与客吟风竹,寻僧供露葵。

旷怀人境内,何叹路多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感秋四十首(其二十六)

南城起凉月,今夜好长歌。

车马喧渐息,客心清奈何。

中天下风露,前月过星河。

有酒且沈醉,安能忧思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