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綵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绸缎轻柔优美,随风飘扬又重新展开。诗中的“应自九天来”表达了对神圣或高贵事物的期待与尊崇。在热夏之中,清凉的光芒从竹器(笥)中散发出来,可以想象这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一幅景象。诗人通过“遥知及时节”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紧迫感,同时“刀尺火云催”则是对工作或任务紧急完成的形象描述。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还透露出一种对礼物赠予的期待与喜悦,以及对时光宝贵的珍视。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既美丽又充满深意的意境。
不详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盛府自莲花,群公是岁华。
兰姿丈人圃,松色大夫家。
素卷堆瑶席,朱弦映绛纱。
诗题三百首,高韵照春霞。
白鸟闲栖亭树枝,绿樽仍对菊花篱。
许询本爱交禅侣,陈寔由来是好儿。
明月出云秋馆思,远泉经雨夜窗知。
门前长者无虚辙,一片寒光动水池。
天眷君陈旧在东,归朝人看大司空。
黄河岸畔长无事,沧海东边独有功。
已变畏途成雅俗,仍过旧里揖秋风。
一门累叶凌烟阁,次第仪形汉上公。
天低荒草誓师坛,邓艾心知战地宽。
鼓角迥临霜野曙,旌旗高对雪峰寒。
五营向水红尘起,一剑当风白日看。
曾从伏波征绝域,碛西蕃部怯金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