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禅房静掩扃,长日勘传灯。
身健高飞鹤,心空入定僧。
炭烟生湿瘿,檐水滴晴冰。
从此无依恋,相随只瘦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修生活的静谧画面。首句“禅房静掩扃”写出了禅房的封闭与宁静,暗示着修行者内心的清寂。次句“长日勘传灯”则点明了僧人在漫长的日子里通过传灯仪式进行修行,传递智慧之光。
第三句“身健高飞鹤”运用了象征手法,鹤的飞翔寓意修行者的身心自由和超脱,形象生动。第四句“心空入定僧”进一步强调了禅修者内心的纯净与专注,达到了忘我入定的境地。
第五、六句“炭烟生湿瘿,檐水滴晴冰”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禅房内外的环境,炭火燃烧产生的烟雾在潮湿中凝结,檐头滴落的水珠在阳光下如冰晶般透明,营造出一种冷寂而清新的氛围。
最后两句“从此无依恋,相随只瘦藤”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禅修生活的决然态度,不再有所执着,只有那瘦藤相伴,象征着修行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尘世的淡泊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禅修生活的内省与超脱,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内心修养和自然和谐的思想。
不详
舣棹水之涯,重来访可师。
磬声连古寺,僧语隔疏篱。
果熟时抛地,花繁欲堕枝。
三年前到此,不记旧题诗。
湖边春已过,正是绿阴时。
独步无人处,微吟得意诗。
斜阳浮舴艋,远水立鸬鹚。
物命真堪惜,游鱼脱钓丝。
每见湖堤畔,持竿立柳阴。
不多吞饵者,空起羡鱼心。
严濑山林石,磻溪岁月深。
何如池馆上,倚槛看浮沉。
箫鼓别船鸣,吟边酒自倾。
远山多少意,幽鸟两三声。
风急浪争起,云开雨不成。
断桥归已晚,塔杪夕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