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祁公北园

园林多高樛,园卉多芳柔。

红紫经几春,青枯经几秋。

我至每怀浮觞之卿翁,但见浮觞之水汩汩流。

水流日夜曾未休,高门世世生贤侯。

不比平泉碑缺花木记,又非家鸱啸凤皇楼。

洛阳城中亦有园与宅,常同欧阳翰林携酒游。

竹閒池馆遗翠羽,户外杨柳系紫骝。

今嗟齿似旧屐作博士,嘉趣只与心相仇。

强骑瘦马往城北,二十三年如转头。

归来作此辞,且应主人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王祁公北园》,通过对园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园林多高樛,园卉多芳柔”展现了园林的生机盎然,而“红紫经几春,青枯经几秋”则暗示了岁月的更迭和自然的循环。诗人怀念园中的“浮觞之卿翁”,寓言般地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接下来,诗人将园林与富贵世家相连,通过“高门世世生贤侯”暗示了北园主人的显赫地位。对比平泉碑缺少花木记和家中的静谧,诗人提及与欧阳翰林的饮酒游园,增添了文人雅趣的色彩。然而,诗人自嘲“齿似旧屐作博士,嘉趣只与心相仇”,感叹自己年华老去,志趣不再。

最后,诗人以“强骑瘦马往城北,二十三年如转头”描绘出自己年复一年的奔波劳碌,感叹时光飞逝。结尾处,他为满足主人的要求写下这首诗,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应酬的情绪。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特色,即在寻常事物中寓含哲理,借景抒怀。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王屋高送王屋知县孙秘丞

王屋山高无猿猱,下有黄河水滔滔。

天坛半夜见海白,光动古邑鸡先嘷。

鸡先嘷,绝吠獒,岩居林栖吏莫搔。

山肤有时得虞猎,不比彘肉烹连毛。

闻君今去将效陶,县前种柳芟蓬蒿。

不问公田问民俗,民安事简教儿曹。

河南太守喜恺悌,如此可以无厌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

石苍苍,连峭峰,大山嵯峨云雾中。

老松瘦树无笔踪,巧夺造化何能穷。

古绢脆裂再黏续,气象一似高高嵩。

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

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

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

黄金白璧未为贵,丈人师臣无不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几日不行圃,野草过人头。

客怪若荒秽,谁与持锄钩。

虽然自薅薙,抱痾方告休。

即当秋风高,扫箨将迟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见牧牛人隔江吹笛

朝与牛出牧,昼与牛在野。

日暮穿林归,长笛初在胯。

面尾骑且吹,音响未成雅。

随风散远近,举调任高下。

我方江上来,平溜若镜泻。

悠悠经醉耳,亦足发潇洒。

苟能和人心,岂必奏韶夏。

郑声实美好,蠹情如剔剐。

况其荒败迹,又亦甚裂瓦。

南箕成簸扬,寺孟咏侈哆。

我今留此诗,谁谓马喻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