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公义叟求宫祠归吴下

把还使节请祠真,便作吴江渐退身。

凭轼几州沾惠爱,归装一味是清贫。

相思欲控琴高鲤,卜宅须邀李子邻。

不是荐章论再起,朝廷自重老成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他仍然接受封号,如同逐渐退出吴江的政治舞台。
沿途多州都感受到他的恩惠和爱护,行囊中只有清贫的家当。
思念之情如琴声流淌,希望能与好友李子相邻而居。
并非因为推荐信再次启用,而是朝廷看重老成持重的人才。

注释

还:仍然。
使节:封号或官职。
祠真:接受封号。
吴江:地名,这里指政治舞台。
渐退身:逐渐退出。
凭轼:倚靠车轼,表示出行途中。
几州:多个州。
沾惠爱:感受到恩惠和爱护。
归装:行囊。
一味:全部,只。
清贫:贫穷。
相思:思念。
控琴:弹奏琴弦。
高鲤:比喻远方的朋友。
卜宅:选择住所。
李子邻:李姓朋友为邻居。
不是:并非。
荐章:推荐信。
论再起:被重新启用。
朝廷:中央政府。
自重:看重。
老成人:老练而稳重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名为《送叶公义叟求宫祠归吴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情谊和对朋友离去的不舍。

“把还使节请祠真,便作吴江渐退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叶公义叟要求祭祀神灵以保佑其平安,并且随着叶公逐渐远离,诗人的心情也跟着变得沉重。

“凭轼几州沾惠爱,归装一味是清贫。”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叶公在多个州郡中获得的恩惠和关爱进行了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叶公归隐后的简朴生活,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上的洁净与平淡。

“相思欲控琴高鲤,卜宅须邀李子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能够在选择居所时得到叶公的帮助或建议,显示出深厚的友谊。

“不是荐章论再起,朝廷自重老成人。” 最后两句则表明这次离别并非因仕途上的推荐书,而是因为朝廷对年迈之人的尊重和体恤。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描述,以及对其高洁品格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人生的智慧。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送孙积中兄待次吴兴

骅骝不惜换舟行,人到归时意气生。

五马未来迎使节,四弦何事作离声。

焚黄此去荣归里,垂老相看老弟兄。

来岁北来如访我,寄书频到利陵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孙积中同年赴任陕府

劭农使者岭南回,上佐题舆陕道开。

河水已随浮世去,条山应喜故人来。

雨摧苦笋催羹臛,风飐樱桃落酒杯。

我欲函关更西去,不知令尹肯相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何子温提刑奉使江东

奉使江东知几春,此行重驾赤车轮。

青绫故被留归我,白发祠郎便乞亲。

老大岂堪愁桂玉,秋风依旧长鲈莼。

宦途出处何须较,且与庐山作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吴都曹还芜湖

柳岭相从岁屡迁,南湖同泛又经年。

斋前怪石曾为枕,门外长杨忆系船。

白酒一壶贤圣乐,古书千卷弟兄传。

九衢尘土忙如火,握手相看思黯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