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东蔚归朝鲜三首(其二)

一海浑茫涵万国,三韩形胜拱神京。

戎衣定后陪诗宴,玉节颁时巩汉城。

劲旅曾传安市甲,令公犹典朔方兵。

莫因邹衍忘箕子,五德推迁说大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学者夏曾佑所作的《送李东蔚归朝鲜三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友人李东蔚回归朝鲜的祝福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诗人以大海的广阔比喻朝鲜与中国的紧密联系,"一海浑茫涵万国,三韩形胜拱神京",形象地描绘了朝鲜半岛在地理位置上围绕着中国的中心地位。"戎衣定后陪诗宴",赞美了和平时期的文化交流,李东蔚归来后参与诗文雅集。

"玉节颁时巩汉城",这里的"玉节"象征朝廷的威严,"巩汉城"则强调了巩固边防的重要性。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军事荣耀,提及"劲旅曾传安市甲",暗指历史上朝鲜半岛曾抵抗过外来侵略,而"令公犹典朔方兵"则借典故表达对朝鲜将领的敬意。

最后两句"莫因邹衍忘箕子,五德推迁说大瀛",诗人提醒李东蔚不要忘记历史上的贤臣箕子,同时寓言性地提到"五德推迁"的哲学观念,即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包括国家兴衰和文明更迭,"大瀛"泛指广阔的海域,也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东亚地区。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中朝文化交流及历史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122)

夏曾佑(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师杂诗》

  • 字:穗卿
  • 籍贯:钱塘

相关古诗词

送李东蔚归朝鲜三首(其三)

画荡深衣使者星,曲终回首数峰青。

春归鸭绿鱼龙起,地接虾夷草木腥。

欲赠岂无天下策,重游还聚海中萍。

至今长白连云气,犹亘三韩满八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春雨二首(其一)

人声漏点听难详,草草登车梦故乡。

湿遍征衣疑别泪,折来官柳悟韶光。

轮痕满地同心乱,铃语如年识夜长。

回首江南行乐地,绿荫应满郁金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雨二首(其二)

频年饮饯短长亭,暮霭沉沉一火荧。

已觉平芜千里碧,不堪回首数峰青。

楼台几处曾登眺,身世无端入杳冥。

柔橹荒芦如和答,几人丝鬓为伊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赠新会梁卓如孝廉七首(其一)

端门受命启微言,礼运中庸两大原。

文质由来无定尚,明夷噩梦即贞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