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阳关/阳关引.寄无斁八弟宰宝应

暮草蛩吟噎。暗柳萤飞灭。

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

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

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沙觜樯竿上,淮水阔。

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

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

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

形式: 词牌: 阳关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以凄清的氛围和深沉的情感贯穿始终。"暮草蛩吟噎",晚风吹过,草丛中的蟋蟀叫声低沉而断续,如同哽咽,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气氛。"暗柳萤飞灭",暗淡的柳树下,萤火虫闪烁后消失,更显孤独与冷清。

"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一场秋雨过后,西风劲吹,落叶纷飞,庭院显得更加空旷。诗人借此表达离别的伤感,"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在静谧的夜晚,卷起书帷,面对此景,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诗人感叹时光匆匆,中秋节已过数日,明月依然圆满,却无法弥补心中的遗憾。接下来的"沙觜樯竿上,淮水阔",视线转向远方,淮水宽阔,帆船孤零,暗示着旅途的遥远和兄弟间的遥隔。

"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想象中,那远行的客人如飞雁般词藻华丽,气质如冰雪般高洁。然而,"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诗人劝慰自己,不要让明亮的月光照见自己斑白的头发,引发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诗人发出深深期盼:"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何时才能在佳节之夜,与兄弟共享清酒,共度良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失调名

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

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

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

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

长保身荣贵。

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祝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形式:

归田乐.同前

春又去,似别佳人幽恨积。闲庭院,翠阴满,添昼寂。

一枝梅最好,至今忆。正梦断,炉烟袅,参差疏帘隔。

为何事、年年春恨,问花应会得。

形式: 词牌: 归田乐

永遇乐.东皋寓居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夏清暑。

燕引雏还,鸠呼妇往,人静郊原趣。

麦天已过,薄衣轻扇,试起绕园徐步。

听衡宇、欣欣童稚,共说夜来初雨。

苍菅径里,紫葳枝上,数点幽花垂露。

东里催锄,西邻助饷,相戒清晨去。

斜川归兴,翛然满目,回首帝乡何处。

只愁恐、轻鞭犯夜,灞陵旧路。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赠雍宅璨奴

银烛将残,玳筵初散,依旧愁绪。

醉里凝眸,娇来纵体,此意难分付。

怜伊只似,风前轻燕,好语暂来还去。

重楼静,珠帘休下,待扫画梁留住。

青娥皓齿,云鬟花面,见了绮罗无数。

只你厌厌,教人竟日,一点无由诉。

如今拼了,萦眠惹梦,没个顿身心处。

深诚事,骖鸾解佩,是许未许。

形式: 词牌: 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