廨舍乃潘阆巷而俗讹为潘堂其地亦俞氏青士园也作诗记之

寓屋诗人巷,携锄青士园。

琴书能自足,车马绝无喧。

松顶凌云秀,蕉心听雨繁。

幸无官长骂,稚子且应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我居住在诗人的小巷中,带着锄头漫步在青士园。
弹琴读书足以自娱,无需车马的喧嚣。
松树梢头直插云霄,芭蕉叶内心听雨声密集。
庆幸没有官职的烦扰,幼子可以应门迎接客人。

注释

寓屋:住所。
诗人:写诗的人。
巷:街道。
携锄:拿着锄头。
青士园:青翠的学者园林。
琴书:弹琴和读书。
自足:满足。
车马:车辆和马匹。
绝无喧:完全没有喧闹。
松顶:松树顶端。
凌云:直入云霄。
蕉心:芭蕉叶中心。
听雨繁:倾听雨声密集。
幸无:幸运没有。
官长:上级官员。
稚子:幼小的孩子。
且应门:暂时代替应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隐居的生活场景。开篇"寓屋诗人巷,携锄青士园"两句,设置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是在一个偏僻的巷弄中,有个叫做“青士园”的地方,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清静而不失文雅的地方。诗人带着锄头,可能是自己耕种或修剪园中的花木,表现了诗人的自给自足和对自然的亲近。

接着"琴书能自足,车马绝无喧"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平静。琴代表着艺术的享受,书则是知识的海洋,诗人通过这些精神食粮获得了内心的充实和快乐。同时,这里也强调了一种脱离世俗喧嚣的生活状态,没有车马的声音打扰,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松顶凌云秀,蕉心听雨繁"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松树顶端高耸入云,显得格外秀丽;而香蕉叶间的雨声则是一种柔和而连绵的声音,这些都是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最后"幸无官长骂,稚子且应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诗人感到庆幸的是没有被官府中的长辈责骂,这可能是因为他选择了脱离官场的生活。而“稚子且应门”则是说孩子们还小,尚在门前玩耍,也许是在暗示诗人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自然美景的追求,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泊石壁值雨

江头骤雨壮滩声,汹涌琮琤乱石鸣。

咫尺烟林展图画,二三村落隔阴晴。

方贪暍暑逡巡退,坐觉风霜指顾生。

试倚篷窗临石壁,哦诗心迹得双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雨中过幽居寺

柳眼青葱桃萼红,东皇试手放春功。

峰峦矗矗孤云耸,涧壑涓涓细水通。

出谷抗尘身已去,登高能赋思无穷。

驱车更过幽居寺,暂听猿吟杳霭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雨中慈感寺泛舟

渺渺汀舟雨满川,楼台烟霭羃愁边。

春风邀勒梅都谢,夜雨淋浪柳尚妍。

僧钵偶分蒲塞供,佛香时送水沉烟。

佳时更拟携筇出,拾翠人归唤渡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雨寒

昏昏海气助朝寒,风雨萧萧尽日间。

室似陈蕃尘不扫,门如陶令昼常关。

惟凭茗碗消磨睡,更把诗筒断送閒。

悄悄绝无车马至,方知颜巷似深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