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山挽诗(其三)

俗论鄙迂儒,公胡独受欺。

焦桐方入调,夜鹊忽惊枝。

心事将谁许,身名负己知。

九原如可作,白首誓为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世俗的眼光轻视迂腐的读书人,为何唯独你被欺骗。
刚调好焦桐琴弦准备弹奏,夜晚的喜鹊突然惊飞离枝头。
内心的情感和秘密该向谁倾诉,自己的名声却辜负了自己所知。
如果死后真能再相见,我发誓要直到白头才停止这誓言。

注释

俗论:世俗的看法或评价。
鄙迂儒:轻视迂腐的读书人。
公胡独受欺:你为何独自受到欺骗。
焦桐:古代的一种名贵木材,用来制作乐器。
夜鹊:夜间活动的喜鹊。
心事:内心的情感或秘密。
九原:指墓地,古代称人死为归于九泉之下。
白首: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誓为期:立下誓言,作为约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嵎为王九山所作的挽诗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王九山的深深同情和对其人格的赞扬。"俗论鄙迂儒"一句,批评世俗眼光轻视王九山,认为他被误解或低估了。"公胡独受欺"则直接指责社会对他的不公。"焦桐方入调"暗指王九山的才华正待施展,却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断,"夜鹊忽惊枝"以鸟惊喻人心中的震动。诗人感慨王九山的心事无人理解,"身名负己知"表达了他对王九山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惋惜。

最后两句"九原如可作,白首誓为期",诗人假设如果死者有知,他愿意发誓在九泉之下也要与王九山共守承诺,直到白头。这表达了诗人对亡友深深的怀念和对未能助其完成心愿的遗憾。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对逝者充满了敬意和哀思。

收录诗词(270)

薛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九山挽诗(其一)

古史无完傅,清风独可模。

从谁问出处,举世在泥涂。

气直于时忤,身荣与道俱。

士林为重惜,挥泪奠生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

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

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

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王民山惠诗

民山名字出,朋辈独推先。

不奉寒暄问,于今四十年。

传来诗似锦,倏去步如仙。

自古山林士,无营貌亦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冬兰

出林讵为晚,知我岁寒心。

不入离骚怨,来亲冰雪吟。

众芳归槁壤,独干长穷阴。

为有幽人致,相看情倍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