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看梅

梅花引我入溪深,半绕青松半翠林。

已耐岁寒成好友,还将春色作幽岑。

苍烟踏破鞋无迹,明月挑来杖有心。

赢得清芬盈客袖,莫愁归路暮云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梅花引领我深入溪边,一半在青松环绕,一半藏于翠绿的树林。
它早已习惯严冬的寒冷,成为我亲密的朋友,还将春天的色彩当作隐秘的山峰。
踏着青烟,脚步无声,明月照亮前行,手中的拐杖仿佛有心陪伴。
让我赢得满袖清香,不必担心傍晚的云雾会侵扰归途。

注释

梅花:指梅花。
溪深:溪流深处。
青松:常绿松树。
翠林:翠绿的树林。
耐岁寒:经受住严寒。
好友:亲密朋友。
春色:春天的景色。
幽岑:隐秘的山峰。
苍烟:青烟。
鞋无迹:脚步无声。
明月:明亮的月亮。
杖有心:拐杖似乎有意。
清芬:清香。
盈客袖:充满衣袖。
莫愁:不必担忧。
暮云侵:傍晚的云雾侵扰。

鉴赏

这首宋朝顾禧的《同人看梅》描绘了一幅冬日赏梅的静谧画面。首句“梅花引我入溪深”,以梅花为引领,诗人深入溪边,展现出梅花的吸引力和诗人的好奇与向往。接着,“半绕青松半翠林”描绘了梅花生长的环境,它与青松翠林相伴,增添了冬日景色的生机和雅致。

“已耐岁寒成好友”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赏,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成为诗人心中的知己。而“还将春色作幽岑”则寓意梅花不仅带来冬季的美景,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赋予了梅花更深的文化意蕴。

“苍烟踏破鞋无迹,明月挑来杖有心”通过写实的动作,表现诗人漫步寻梅的专注与深情,即使鞋底沾染了苍茫的烟雾,也无暇顾及,只因心中对梅花的热爱。最后,“赢得清芬盈客袖,莫愁归路暮云侵”总结全诗,赞美梅花的清香充满诗人的衣袖,即使暮色降临,归途被云雾笼罩,诗人也不觉忧愁,因为梅花的陪伴使他心境愉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敬仰,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怀。

收录诗词(41)

顾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徐稚山居

曲径秋高竹影斜,多君此日淡浮华。

笛声远落幽人泪,月色清宜孺子家。

世事尽劳五斗米,我来常醉一园花。

不须更读閒情赋,元亮风流自足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饮谭子钦斋

取次梅花放,樽前白雪楼。

人非分洛蜀,才岂逊曹刘。

姜桂存馀辣,芝兰忆旧游。

文章千古事,未许卧南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林庇民保以诗见赠次韵奉答

萧萧竹影閒桐阴,有客携琴慰素心。

秋老登楼频作赋,愁深抱膝共高吟。

招寻丛桂香初散,快读残书酒满斟。

莫恨龙门策未报,十年声价重南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林庇民保留宿夜话

踪迹忘疏密,情怀历晦明。

携琴时一至,倒屣辄相迎。

枕发中郎秘,尊馀北海酲。

浣花多胜侣,风雨话深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