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

藩府十年为律业,南朝本寺往来新。

辞归几别深山客,赴请多从远处人。

松吹入堂资讲力,野蔬供饭爽禅身。

他年更息登坛计,应与云泉作四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藩王府中从事法律工作十年,南朝的寺庙是我常来常往的地方。
离开时与深山中的僧侣告别频繁,邀请讲经多来自远方的信徒。
松风声回荡在课堂,增添了讲经的力量,野外蔬菜简单饭菜使禅心清爽。
将来我可能会放弃讲经,选择隐居山林,那时应与云雾和泉水为伴。

注释

藩府:指藩王府或官署。
律业:法律事务或专业。
南朝:古代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
本寺:原来的寺庙,可能指的是诗人常去的那座。
往来新:新来的往来的僧俗人员。
辞归:告别返回。
深山客:居住在深山的僧侣。
赴请:前往邀请讲经。
远处人:来自远方的信徒。
松吹:松树间的风声。
讲力:讲经的力量或影响力。
野蔬:野生的蔬菜。
禅身:修行者的身心。
更息:改变或放弃。
登坛计:登台讲经的计划。
云泉:云雾和山泉,象征隐居生活。
四邻:邻居,这里指相伴的生活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寺庙中修行十年的生活情景。"藩府十年为律业"表明僧人在这个地方专注于佛法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有了相当的资深。"南朝本寺往来新"则是说他与南朝的本寺之间有着频繁的交流,这里的“新”可能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更新或心灵的交流。

"辞归几别深山客"表达了僧人对远离尘世、深居简出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即将离开这一片山林的不舍之情。"赴请多从远处人"则是说在他准备启程时,很多远方的人来到这里请求他的教导或是祝福。

"松吹入堂资讲力"描写了僧人利用自然的声音——松树在风中的低语作为禅修的助力。"野蔬供饭爽禅身"则显示出僧人的生活简朴,他以野生植物为食,保持身体和心灵的清洁与平静。

最后两句"他年更息登坛计,应与云泉作四邻"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某一年能够重返这个地方,再次登上讲经说法的坛子,并且希望能够与远方的朋友——这里的“云泉”可能是指一个隐居之人或者是一个象征,与他们成为邻里,共同享受自然之美与精神上的交流。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追求心灵平静与佛法修行的世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和知识交流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环境中禅意生动的感受。这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92)

周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投江州张郎中

要地无闲日,仍容冒谒频。

借山年涉闰,寝郡月逾旬。

驿径曾冲雪,方泉省涤尘。

随行溪路细,接话草堂新。

减药痊馀癖,飞书苦问贫。

噪蝉离宿壳,吟客寄秋身。

鍊句贻箱箧,悬图见蜀岷。

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寄宁海李明府

山县风光异,公门水石清。

一官居外府,几载别东京。

故疾梅天发,新诗雪夜成。

家贫思减选,时静忆归耕。

把疏寻书义,澄心得狱情。

梦灵邀客解,剑古拣人呈。

守月通宵坐,寻花迥路行。

从来爱知道,何虑白髭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湘汉旅怀翁杰

一宿空江听急流,仍同贾客坐归舟。

远书来隔巴陵雨,衰鬓去经彭蠡秋。

不拟为身谋旧业,终期断谷隐高丘。

吾宗尚作无憀者,中夜闲吟生旅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湘妃庙

代变时迁事迹存,见来谁不暗消魂。

上程此日湘江过,依旧修篁有旧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