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峰口观三卫贡马

贡道走东胡,关门控北都。

每逢金镜节,来献玉骢驹。

酋长花当后,山川松漠纡。

天衣沾虬蟒,国马出騊駼。

乞赏孙随祖,专兵妇代夫。

珥珰珠错落,襁褓锦氍毹。

盘舞呈鞮革,侏言译象胥。

白狼回右衽,黑水作通衢。

明堂端拱日,王会正堪图。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贡道上东胡之地的壮丽景象,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向北方都城进贡的盛况。诗人以“贡道走东胡,关门控北都”开篇,展现出边关的重要地位和贡马队伍的行进路线。金镜节期间,骏马如玉骢驹被献上,象征着忠诚与尊贵。

“酋长花当后,山川松漠纡”进一步描绘了贡马队伍中的首领人物以及沿途的自然风光,山川松漠的辽阔与华美的装饰形成鲜明对比。贡马品种繁多,如虬蟒、騊駼,显示出皇家的荣耀和对马匹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乞赏孙随祖,专兵妇代夫”,反映出边疆民族对朝廷的依赖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妇女也参与军事活动,体现了其勇武之风。贡马队伍中的孩童穿戴华丽,舞动的盘舞和翻译的语言交流,展示了多元文化的交融。

“白狼回右衽,黑水作通衢”象征着边疆的安定与交通的畅通,而“明堂端拱日,王会正堪图”则预示着在这样的和平时期,国家盛会将盛大举行,这幅画面充满了繁荣与和谐的气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疆贡马图,展现了明朝边疆的繁荣景象和民族和睦的情景。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石塘道中

高城落月雁飞斜,数亩沙田稻亦花。

路绕曲河十八度,人栖■石两三家。

堠烟山霭争明灭,戍笛秋声并惨嗟。

闻道松亭遣探骑,时时愁被熟夷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古北口城此城雄据山顶盖徐武宁之经略也

诸城皆在山之窈,此城冠山如鸟巢。

鼓角千峰虎旅散,汉胡一路犬牙交。

熟夷生虏递番覆,怪石崩川争怒号。

到此令人思猛士,天山万里纵鸣弰。

形式: 七言律诗

宿黄厓营

栖栖终日旅边城,夜向黄厓问古营。

几家戌鼓渔阳掺,联骑铙歌蓟北行。

峡束雨湫高怒水,山凹树窍激秋声。

跃马壮年微志在,不缘此地客心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晓发喜峰

客心流水与争驰,寒垒疏星度峡时。

未返王孙犹草色,初来戍卒是瓜期。

去乡秪觉蝉声似,出塞方知马脊危。

辛苦下情何计达,早年曾诵《采薇》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