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其一)

青女霜华夜不收,一天如扫月如流。

素娥奔去已千古,狡兔隐来还几秋。

冷逼蚊雷声陡息,光摧萤火色何幽。

尘埃两眼洗不净,安得淩云万丈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首句“青女霜华夜不收”以“青女”象征月亮,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如同霜华般在夜晚铺满大地,难以收尽的景象。接着,“一天如扫月如流”进一步渲染了月色的纯净与流动感,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月光照亮,如同被清扫过一般。

“素娥奔去已千古,狡兔隐来还几秋”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和“玉兔捣药”的典故,表达了对月宫中美好传说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这里“素娥”指的是嫦娥,“狡兔”则指玉兔,两者都是月宫的象征物。

“冷逼蚊雷声陡息,光摧萤火色何幽”描绘了中秋月夜的宁静与神秘。月光的寒冷使得蚊虫的嗡嗡声戛然而止,而月光的强烈光芒也使得萤火虫的微光显得更加幽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

最后,“尘埃两眼洗不净,安得淩云万丈楼”表达了诗人对月色之美的赞叹与向往。他认为,即使是用眼睛也无法完全洗净月光带来的纯净感受,因此渴望能有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以便更近距离地欣赏这轮明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中秋月(其二)

珠箔珊珊挂玉钩,金梯轧轧倚红楼。

桂摇团影上层汉,桐坠疏阴才半秋。

万顷玉田和露白,一环瑶水带霜流。

何人独向绣帏泣,烛泪淋漓香篆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九月九(其一)

九日诸公欲上山,淮东病叟正閒閒。

如从酒伴无惭色,傥论贤才即汗颜。

适载巨疱寻陋巷,仍封大轴委樵关。

不知我是扶犁手,玉树成林尽许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九月九(其二)

何必南山与北山,此心非独此时閒。

手持白酒为常事,头带黄华是强颜。

醉后浩歌来就榻,醒时清啸起抽关。

谁人遗我明霞曲,声在赤霄无处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九月九(其三)

有人才思耸如山,已燕淮亭未肯閒。

亲载绿醽温病骨,更歌白雪慰苍颜。

老凭书几犹操笔,暮等吟筒正启关。

两手尘泥俱涤尽,金茎玉露我须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