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题为《九月九(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即便在繁忙之中也不忘创作与吟诵,以诗歌抚慰心灵,对抗病痛。诗人的形象生动鲜活,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首句“有人才思耸如山”,开篇即以“山”喻才思之高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非凡才华。接着,“已燕淮亭未肯閒”一句,通过描述诗人即使在燕淮亭这样的场所也未曾停下创作的脚步,进一步凸显了其勤奋不息的精神状态。
“亲载绿醽温病骨,更歌白雪慰苍颜”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诗人亲自调制美酒,以温润之物疗愈病体;另一方面,则通过歌唱高雅的音乐,来慰藉苍老的面容。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展示了其艺术修养的深厚。
“老凭书几犹操笔,暮等吟筒正启关”则描绘了诗人即便年岁已高,仍坚持握笔书写,直至夜幕降临,还在吟诵诗歌。这不仅是对诗人勤勉精神的赞美,也是对其对艺术不懈追求的颂扬。
最后,“两手尘泥俱涤尽,金茎玉露我须攀”两句,以“尘泥”象征世俗的烦恼与尘嚣,而“金茎玉露”则比喻高洁的艺术境界。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洗净尘埃,追求艺术至高境界的决心和行动。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