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月

梦中识路亦何为,恰要逢人已自迷。

一月解行天一匝,嫦娥犹未免单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翻译

在梦中认路又有何意义呢,正好遇见人时自己已经迷失了。
即使一个月能绕天一周,嫦娥仍然无法避免孤独。

注释

梦中:在梦境中。
识路:辨认道路。
何为:有什么意义。
恰要:正好。
逢人:遇见人。
自迷:自己迷失。
一月:一个月的时间。
解行:能够行走。
天一匝:环绕天空一周。
嫦娥:月亮上的仙女嫦娥。
犹未:仍然没有。
免:避免。
单栖:孤独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戏赠月》,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困惑与迷茫的情感。首句“梦中识路亦何为”暗示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迷失和无助,就像在梦中认识道路但又不知道如何前进一样。紧接着的“恰要逢人已自迷”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迷茫感,即便是遇到了应该指点迷津的人,也还是自己选择了迷失。

第二句“一月解行天一匝”描绘了一轮明月悬挂在夜空中,仿佛在星辰之间缓缓移动的情景。“嫦娥犹未免单栖”则是借用了古代神话中嫦娥奔月的故事,她因为吃了不死药而飞升到月亮上,孤独地居住其中。这里“犹未免单栖”表明即使是美丽的月亮,也无法避免其孤寂和冷清。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人间与天空的对比,以及借用古代神话,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迷茫与困惑,以及对孤独和美好事物共存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有感(其三)

庭下缧囚何忿争,刀笔少年初醉醒。

黄金满把未回眼,笑杀迂儒欲措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有感(其二)

白刃劫君君勿言,人生祸难俱由天。

君家岁计能多少,未了官军一饭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有感(其一)

官家的的要宽征,古时什一今更轻。

州县酷嫌民渐富,几多率敛是无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酬陈屯田途中所寄

封豕长蛇战岭南,何人肉食不怀惭。

只今唯有高眠好,风弄松声水溅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