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春感和彭明叔韵

看东风海底,送落日、飞空如掷。

醉游暮归,怕西州堕策。归路偏失。

记上元时节,千门立马,望金坡残雪。

素娥推下团栾辙。塞草惊尘,河水渡楫。

悠悠雨丝风拂。但相随断雁,时度荒泽。回头紫陌。

梦归归未得。憔悴江南,秋风旧客。去年说著今日。

漫故人相命,玳筵鸣瑟。愁汗漫、全林杯窄。

况飘泊相遇,当时老叟,梨园歌籍。

高歌为我几回阕。似子规、落月啼乌悄,傍人泪滴。

形式: 词牌: 六丑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六丑·春感和彭明叔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怀念,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孤寂与漂泊之感。

首句“看东风海底,送落日、飞空如掷”通过东风和落日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情感。诗人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就像东风吹拂着海面,日光消失在天际,给人一种无常和虚幻之感。

“醉游暮归,怕西州堕策”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可能是一个行走四方的游子,对于归途中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这里的“西州”可能是指一个遥远的地方,而“堕策”则意味着迷失方向或计划的失败。

接下来的“归路偏失。记上元时节,千门立马,望金坡残雪。”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上元时节”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节日,“千门立马”和“望金坡残雪”则描绘了一种繁华与冷清的对比,展示了时间流转中事物的变化。

“素娥推下团栾辙。塞草惊尘,河水渡楫。”这里诗人通过神话中的月亮女神素娥和自然景象的描述,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团栾辙”可能是指一种古代的天文仪器,而“塞草惊尘”则展示了一种边塞荒凉的氛围。

“悠悠雨丝风拂。但相随断雁,时度荒泽。”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如同轻柔的雨丝和风,以及断续的雁鸣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回头紫陌。梦归归未得。”这里的“紫陌”可能是指一条古老的小路,而“梦归归未得”则表现出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不易实现的现实。

最后,“憔悴江南,秋风旧客。去年说著今日。漫故人相命,玳筵鸣瑟。”诗人以“憔悴江南”为开端,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与友人的交往和音乐的共鸣,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的留恋和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漂泊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常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六州歌头

向来人道,真个胜周公。燕然眇。浯溪小。万世功。

再建隆。十五年宇宙,宫中膺。堂中伴。

翻虎鼠,搏鹯雀,覆蛇龙。

鹤发庞眉,憔悴空山久,来上东封。

便一朝符瑞,四十万人同。说甚东风。怕西风。

甚边尘起,渔阳惨。霓裳断。广寒宫。青楼杳。朱门悄。

镜湖空。里湖通。大纛高牙去,人不见,港重重。

斜阳外,芳草碧,落花红。

抛尽黄金无计,方知道、前此和戎。

但千年传说,夜半一声铜。何面江东。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风流子.寿王城山

结客少年场。携高李、闻笛赋游梁。

看汉水淮山,高楼共卧,融尊郑驿,飞盖相望。

春风里,种他红与白,笑我懒中忙。

供奉后来,玄都桃改,佳人好在,庾岭梅香。

何处最难忘。会稽归鬓晚,空带吴霜。

赢得黄冠野服,笑傲羲皇。

看花外小车,出长生洞,橘中二老,斗智琼黄。

称寿堂添十字,孙认三房。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太常引(其一)和香岩上元韵

便晴也是不曾晴。不怕金吾禁行。风雨动乡情。

梦灯火、扬州化城。

少年跌宕,谁家娇小,绕带到天明。昨夜月还生。

但惊破、霓裳数声。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太常引(其二)寿李同知

此公去暑似新秋。吏毒一句句。行县胜监州。

觉甘雨、随车应求。

鹭清为酒,螺清为寿,起舞祝君侯。急召也须留。

廿四考、中书到头。

形式: 词牌: 太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