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寿王城山

结客少年场。携高李、闻笛赋游梁。

看汉水淮山,高楼共卧,融尊郑驿,飞盖相望。

春风里,种他红与白,笑我懒中忙。

供奉后来,玄都桃改,佳人好在,庾岭梅香。

何处最难忘。会稽归鬓晚,空带吴霜。

赢得黄冠野服,笑傲羲皇。

看花外小车,出长生洞,橘中二老,斗智琼黄。

称寿堂添十字,孙认三房。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结客少年场。携高李、闻笛赋游梁。看汉水淮山,高楼共卧,融尊郑驿,飞盖相望。" 开篇诗人便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带着少年的活力,与朋友们在田野中欢聚,一起聆听笛声,漫游梁园之地。汉水与淮山构成了壮丽的自然背景,而高楼则是他们共享夜晚之处。融尊和郑驿的提及,则展现了古代交通要道的繁华。

"春风里,种他红与白,笑我懒中忙。供奉后来,玄都桃改,佳人好在,庾岭梅香。何处最难忘。" 春天的到来,诗人在这和煦的气息中种植着花草,享受着悠闲生活,对比之下,他笑谈自己过去的忙碌无常。而供奉后来的意境,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延续与变迁的感慨。佳人依旧在此,庾岭梅香更增添了一份难以忘怀的诗意。

"会稽归鬓晚,空带吴霜。赢得黄冠野服,笑傲羲皇。看花外小车,出长生洞,橘中二老,斗智琼黄。称寿堂添十字,孙认三房。" 诗人在会稽山归来时,头发已苍白,只带着些许吴国的霜雪。这是对自己岁月流逝的一种无奈感受。然而,他赢得了黄冠野服的自由,与世俗的羲皇相比,更显得超脱与傲然。在看花外的小车中,他出游长生洞,橘中的二老斗智琼黄,则是对高寿生活的一种向往。而称寿堂添十字,是对生命美好时光的赞颂。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隐逸之乐和生命之美好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这不仅是一次旅行,也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丰富展现。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太常引(其一)和香岩上元韵

便晴也是不曾晴。不怕金吾禁行。风雨动乡情。

梦灯火、扬州化城。

少年跌宕,谁家娇小,绕带到天明。昨夜月还生。

但惊破、霓裳数声。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太常引(其二)寿李同知

此公去暑似新秋。吏毒一句句。行县胜监州。

觉甘雨、随车应求。

鹭清为酒,螺清为寿,起舞祝君侯。急召也须留。

廿四考、中书到头。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忆旧游.和巽吾相忆寄韵

渺山城故苑,烟横绿野,林胜青油。

甚相思只在,华清泉侧,凝碧池头。

故人念我何处,堕泪水西流。

念寒食如君,江南似我,花絮悠悠。

不知身南北,对断烟禁火,蹇六年留。

恨听莺不见,到而今又恨,睍睆成愁。

去年相携流落,回首隔芳洲。

但行去行来,春风春水无过舟。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押[尤]韵

忆江南.二月十八日,臞轩约客,因问晏氏海棠开未,即携具至其下,已盛甚

花几许,已报八分催。

却问主人何处去,且容老子个中来。花外主人回。

年时客,如今安在哉。

正喜锦官城烂漫,忽惊花鸟使摧颓。世事只添杯。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