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秋满读书林,篝灯报夜深。

肯閒诗有趣,为拙仕无心。

惊鹊择枝宿,幽蝉抱叶吟。

未能游梦境,何处捣衣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秋天的景色充满读书人的小树林,手持篝火照亮深夜。
他愿意在诗歌中寻找乐趣,但对于官场的事务已无心恋战。
受惊的喜鹊挑选树枝栖息,幽静的蝉在树叶间低吟。
我无法沉浸在梦境之中,不知何处传来捣衣的声音。

注释

秋满:秋天的景色浓郁。
篝灯:手持篝火照明。
夜深:深夜时分。
肯閒:愿意闲暇。
诗有趣:在诗歌中找寻乐趣。
拙仕:笨拙的官场生涯。
惊鹊:受惊的喜鹊。
择枝宿:挑选树枝栖息。
幽蝉:寂静的蝉。
游梦境:沉浸在梦境中。
捣衣砧:捣衣的声音(古人捣衣准备冬天衣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读书景象。开篇“秋满读书林,篝灯报夜深”两句,不仅设定了季节和时间,也营造出一种孤独而专注的学习氛围。“篝灯”即编织的灯笼,用来照明,表现诗人夜以继日地阅读书籍。

接着“肯閒诗有趣,為拙仕无心”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喜爱,但对于世俗的功名利禄却无动于衷。这里的“閒”字意味着悠闲,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生活态度。

在下两句“惊鹊择枝宿,幽蝉抱叶吟”中,诗人通过描写鸟儿和昆虫的夜间活动,与自然界产生了共鸣。鹊鸟选择适合的树枝栖息,蝉则紧紧抱着叶子发出吟唱之声,这些生动的画面增添了一份秋夜的宁静与生机。

末尾两句“未能游梦境,何处捣衣砧”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进入理想世界的无奈,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琐碎忙碌(如捣衣砧声)的感慨。这里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不满和逃避现实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的个性与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知识、艺术与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倾向。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除夜立春

别岁传佳话,论文忆旧盟。

黄柑凝腊酿,爆竹带春声。

节序有终始,儿童争送迎。

此身强健在,列炬到天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旅中

节序几循环,重来秋又残。

霜晴生酒熟,风冷夹衣单。

未羡千钟禄,宁求一枕安。

白头逢岁稔,忧国素心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旅况

未惯秋情绪,客中方觉难。

酒悭疏旧识,衣薄怯新寒。

雨过浮云湿,风来病叶乾。

倚楼搔短鬓,一雁掠阑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旅邸

湫隘嚣尘不可居,卜诸清旷亦蘧庐。

虽无傍水梅依竹,喜有对楼人读书。

工雀一枝聊尔耳,战蜗两角竟何如。

西风渐劲未归去,空说张翰忆脍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