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晓风残月,叹天涯、到处销魂倦矣。

说到南云亲舍远,悔向长安负米。

万里题诗,十年磨剑,命也该如此。

儒衣僧帽,是侬前世行李。

多少战垒黄尘,离宫碧瓦,雨打风吹起。

一带中原禁不得,过客几回悲喜。

土锉呼镫,沙坊问酒,且醉为佳耳。

高楼横笛,满天霜气如水。

形式:

鉴赏

这首《百字令》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晓风残月开篇,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孤独的氛围,表达了词人远离故乡、漂泊异乡的疲倦与哀愁。他感叹自己南行至亲人家,却因在京都长安负笈求学,未能尽孝,流露出深深的悔意。

接下来,词人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提及万里题诗和十年磨剑,暗示了他坚韧不拔的志向和命运的坎坷。他自嘲地称儒衣僧帽为前世行李,寓言自己身份的转变,既有读书人的儒雅,又有僧侣般的超脱。

词中描绘了战乱后的中原景象,黄尘满目,离宫破败,风雨侵蚀,象征着国家的衰落和个人的无奈。词人感慨中原的禁锢,自己身为过客,经历了多次悲喜交织的情感波折。

在困境中,词人选择暂时放下忧愁,借土锉呼镫、沙坊问酒来寻求片刻的解脱,主张及时行乐。最后,高楼横笛声中,满天霜气如水,更增添了词境的苍凉与寂寥,整体上展现出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秋思耗.得湘中故人书,用耒边词得秋锦书韵

估艇南浮客。望剪波小燕,雨平潮息。

深竹贮灯,浅花停磬,帘卷蜻翼。

正飞月山楼,万层秋绿裹瘴国。寄远愁,沧水驿。

怎蜑地开封,鱼天落款,只著一些材影,者边先黑。

悽恻。湘春久隔。说冷枫依旧红积。

艳才无益,惯将飘泊,偿他赋笔。

让钓侣青篷,楚江龙笛吹裂石。

荻雪色,应更白,问甚日归来,诛茅宋玉故宅,做个词人值得。

形式:

解佩令.寄张荫庐广榕,用竹垞韵

听莺斜巷,试骢软陌,到花前半晌东风尽。

烟月昏黄,画一带欢场离恨。个中人可怜双鬓。

蛮斋春睡,香湖秋泛,引吟魂梦禅天近。

写怨抽恩,莫轻为寻常脂粉。是君家玉田身分。

形式:

多丽.忆湘

梦游仙。被秋尾到湘边。

怎荒波卷将古碧,重来万感依然。

向君山夜凉吹笛,记臣里春暖寻钿。

柔绿随篙,静红驻几,倩花扶影上渔船。

再相见浣纱溪女,已是断魂钿。

江亭外,晚风高树,换了鸣蝉。

待何时煮莼烧竹,倚篷浅醉深眠。

吐骊胎一双儿月,评鲈价三五人烟。

鱼浪蘋吹,雁沙苔映,真从镜里度流年。

颤数点水窗灯火,闲把楚骚笺。

侬愿守黄陵祠庙,青草湖田。

形式: 押[先]韵

喝火令.梅信不来,申之以怨

水闭凉虹国,山藏小凤家。银河飘泊古来槎。

望断瑶天铢佩,姑射在金沙。

有约曾凭月,相思便寄花。江南可也一枝斜。

因甚前盟,因甚不关他。

因甚梦衾香雾,今夜又寒些。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