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至公平得意,自喜不因媒。
榜入金门去,名从玉案来。
欢情听鸟语,笑眼对花开。
若拟华筵贺,当期醉百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自得其乐、心满意足的情景。开头两句“至公平得意,自喜不因媒。”表明诗人内心的喜悦是出于至公至正的品性和公平无私的处事,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的媒介或他人的夸奖。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肯定以及自信。
接着,“榜入金门去,名从玉案来。”则形象地表达了功名与荣誉自然而然地到来,如同榜文进入尊贵的金门,名字出现在美丽的玉制公文上。这两句强调了诗人所获荣耀的光彩和纯正。
“欢情听鸟语,笑眼对花开。”这两句转向自然景物,展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以愉悦的心态聆听鸟鸣,与满开的花朵相视,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享受,也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升华。
最后,“若拟华筵贺,当期醉百杯。”则预示着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庆祝。诗人希望在未来的盛会上,以豪迈的气度举杯共饮,尽情享受那份喜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得意、外界荣耀、自然之美以及未来欢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自信满足的情感状态。
不详
寻君石门隐,山近渐无青。
鹿迹入柴户,树身穿草亭。
云低收药径,苔惹取泉瓶。
此地客难到,夜琴谁共听。
孤亭临峭岸,别有远泉来。
山与中条合,河逢一曲回。
夜声多雁过,晚色乱云开。
却自求僮仆,淹留莫谩催。
空门临大道,师坐此中禅。
过客自生敬,焚香惟默然。
书灯明象外,古木覆檐前。
不得如驯鸽,人间万虑牵。
长安车马地,此院闭松声。
新罢九天讲,旧曾诸岳行。
能诗因作偈,好客岂关名。
约我中秋夜,同来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