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来辕去棹亦劳劳,晚岁丘园避俗陶。
问事不知三语掾,阅人无意九方皋。
交论金石穷犹见,诗得江山老更豪。
清梦总能追蜡屐,雨声偏傍夜床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叶成甫有怀见寄》。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乡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
"来辕去棹亦劳劳" 这一句通过对车轮和马棹的描写,传递出一种频繁往来的忙碌感,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不宁静。
"晚岁丘园避俗陶" 则表达了诗人晚年想要逃离世俗纷争,归隐山林,以此来陶冶情操。这里的“陶”字有陶冶性情之意。
接下来的两句 "问事不知三语掾,阅人无意九方皋" 描述诗人对世事漠不关心,对于人的识别也没有太多兴趣,这可能是他内心的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交论金石穷犹见" 这一句中“金石”通常比喻坚固或真挚之情,“穷犹见”则表明即便到了极端困窘的地步,诗人仍旧能够感受到这种坚贞不渝的情谊。
"诗得江山老更豪"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寄托自己对自然界的深情,对美好事物永恒不衰的向往和赞美。这里的“老更豪”强调了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发坚定和充满激情的情感态度。
"清梦总能追蜡屐,雨声偏傍夜床高"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能够追寻到清净的梦境,同时也享受着雨声伴随,给予他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安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事物永恒不衰的情感。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未挂丹题雁塔中,重来溪上觅筠翁。
相期老眼横摇碧,莫着征衫走软红。
得失漫嗟蝉翼重,才名合见马群空。
三年小试惊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
不寄斜封岁已馀,那闻异县更移居。
羁怀易动野马也,归梦自成胡蝶与。
有宅一区如子少,受薪十束见予疏。
摇知富有千头橘,奉乞当年种树书。
百念关身起猬毛,雨声偏近夜床高。
正愁春事趁奔鹿,更觉归心折大刀。
拥鼻吟边聊且遣,枕肱佳处亦时遭。
曲生怀抱肯倾倒,一酌忘忧赖尔曹。
急雨翻盆破郁蒸,疏檐冰簟正关情。
维摩示疾原非病,庾信裁诗老更清。
游戏云生春浪势,吉祥风动夜潮声。
麦秋未饱千畦润,更遣丰隆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