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题授衣读书稻田隅图

片雨斜阳,柳阴濯足看行水。

世间良计,识字耕夫耳。风约云萍,又向芜城会。

推书起。酒阑无味,为我言田意。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点绛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深思。

“片雨斜阳”,开篇即以自然景象引入,雨滴轻洒,夕阳余晖映照,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之美。雨与阳光交织,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也预示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

“柳阴濯足看行水”,诗人漫步于柳荫之下,以清澈的溪流为伴,洗涤心灵,观察水流的流动。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世间良计,识字耕夫耳”,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认为在知识与耕作之间,后者更能体现生活的真谛和价值。这不仅是对农耕生活的赞美,也是对朴素生活的推崇。

“风约云萍,又向芜城会”,风吹过,云与云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诗人再次回到芜城(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地方或心境),与过去的自己或某种情感重逢。这里蕴含着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思考。

“推书起。酒阑无味,为我言田意”,诗人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离开,当酒宴结束,不再有世俗的喧嚣与诱惑时,他开始思考田间劳作的意义。这不仅仅是对农事的感慨,更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探索。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它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马佩兮梅花卷子寓骑省之戚徵予赋此

微波冷托湘筠色,高枝早信寻难得。

玉骨不为泥,轻于云一丝。

镜花留半影,最薄东风命。

楚角莫飞声,人间无此情。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蝶恋花.长安秋雨夜赋

曲巷低窗云色暮。节近黄花,又下凄凉雨。

长记江南杨柳渡,孤篷剪烛曾听处。

悔别翻将书信误。雁落吴天,已是愁难诉。

今夜长安千万户,相思不为砧声苦。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定风波

记来时、傍柳维舟,归人一寸心折。

岁晚高鸿,天寒脩竹,欲下山阴雪。砚香凝,酒鳞热。

语短情长不成别。凄咽。悔秋灯种了,星星僧发。

野桥路滑。听江声、送客愁如结。

又空林门掩,疏帘梦阻,低共梅花说。

杜陵荒,浩歌发。犹有诗传布衾铁。天末。

几时同看,芜城明月。

形式: 词牌: 定风波慢

疏影.菊影和祓江

幽姿欲舞。见棱棱几叶,空际微吐。

半枕游仙,飞作轻云,不怕满城风雨。

琉璃屏上秋多少,也澹到、痕无描处。

记昨宵、洒背新霜,翠袖灯剪窗户。

尚有篱根浅醉,攲斜簪帽底,曾费回顾。

笑问尊前,人瘦如花,花瘦可怜如许。

东西活脱残枝畔,合赚得、閒情词赋。

待醒来、重觅横陈,低捲小帘寒曙。

形式: 词牌: 疏影